GDFT初衷是在于提高微循环灌注,改善组织氧供。
结果 :
这项研究表明,在神经外科手术的机械通气患者中,EtCO2的变化无法准确识别出SVI或心脏指数对容量扩张的反应。、
本研究有几个局限性。首先,结果只适用于成年患者没有心律失常,右或左心力衰竭,或严重的急性或慢性肺病,仰卧位且为神经外科手术。其次,选择使用带有初始自动校准的脉冲波形分析,这与外部校准不同,在血管病的情况下可能无效。第三,没有计算EtCO2最微小的变化:据估计,在以前的研究中,这一值在1.8%到3.2%之间,这相当于EtCO2绝对值1-2 mmHg的变化。这种狭窄的范围增加了有反应者和无反应者被错误分类的风险。第四,大多数液体试验是在麻醉诱导后进行的,以确保在开始外科手术之前血液动力学优化。此外,考虑到该研究的观察性质,麻醉期间使用血管收缩器由医生自行决定。这可能影响了扩容的反应:然而,唯一显著差异是麻黄素的使用频率,这对液体试验的阳性阴性结果的影响更大。最后,由于临床医生记录的EtCO2和心脏指数是同步的,这项研究并不是"盲目的"。这可能是偏见的根源。我们的结论是,在进行神经外科的机械通气患者中,250 毫升晶体扩容后,我们无法证明 DeltaEtCO2 作为反应 SVI 或心脏指数变化的指标的效用
评述:
目标导向液体治疗(goal-directed fluid therapy, GDFT)40多年前被提出,10多年前在国内外也是研究的热点。它在危重症患者中的收益基本是值得肯定。
但近年来,GDFT渐渐有淡出我们视野的趋势,主要可能也是因其有多方面的不完善。比如:监测手段的问题。监测手段虽有不断提升,从最早最简单的心率、血压、中心静脉压等指标,慢慢发展为心输出量、每搏输出量及变异度,心指数等指标。不过要么不够精确,受限因素过多;或者是不够便捷;价格昂贵等等。所以,作者通过EtCO2进行了一次有益的探索。目前的局限是EtCO2对液体反应的阳性反应绝对值仅是1-2 mmHg的变化。这种狭窄的范围增加了有反应者和无反应者被错误分类的风险。又比如实验方法的问题:液体反应。液体反应不仅仅和血液容量有关,也和血管张力等等有关。血管内的血液分成压力容量(stressed volumes,Vs)和无压力容量(unstressed volumes,Vu)两个假设的部分。Vs因产生跨壁压形成血流,可以影响血流动力学,并改善组织灌注;而Vu则相反,并不会产生血流动力学反应。所以,补充的液体优先转换为Vs,才会产生血流动力学的反应。反之,如血管张力障碍等原因的存在,补充的液体优先转换为Vu,并不产生血流动力学的反应。那么,液体反应则会出现假阳性或假阴性的结果。
另一个方面,神经外科特别是颅内占位的病人,围麻期以限制性补液管理策略为主。这样的病人,围麻期GDFT的重要性更为突出。
总之,GDFT初衷是在于提高微循环灌注,改善组织氧供。为这个目标,如果能够摸索出一个实用,简单,价廉又有效的方法,那么对于神经外科病人以及其他病人的液体管理都会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可以以更开放更积极的心态去做一些思考和探索。
编译:林晓茹,述评:郁文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