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加州大学使用迷走神经刺激技术恢复中风后肢体功能
在美国,每40秒就会有人发生一次中风,加起来每年约有将近80万人次。
中风的死亡率很高--每4分钟就有一个人死于中风,但大多数中风患者可以存活,但会残留后遗症,其中大约80%的中风患者会失去一些手臂功能。
对中风后的肢体瘫痪,目前只能依靠物理康复治疗来改善,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些方法能够提供的帮助是有限的,而且随着治疗的推进改善会越来越慢,最终停止在某一个程度。
南加州大学(University of South California,USC)的一项研究成果显示,结合迷走神经刺激(VNS)和康复治疗能够让已经中风许多年后的手臂功能恢复。
该研究发表在国际知名医学期刊《柳叶刀》上。
迷走神经刺激(Vagus Nerve Stimulation,VNS)
“迷走”神经的名字来源于拉丁语,是游走的意思,其长度从脑干一直延伸到结肠。迷走神经属于内脏神经,主要功能是内脏感觉,也参与部分运动功能。对迷走神经进行电刺激是治疗癫痫的常见方法。
VNS在治疗抑郁症方面的价值也正在被探索中。
在研究中,外科医生在胸部植入一个类似心脏起搏器的电脉冲发生器,其导线连接到左侧的迷走神经。该发生器用脉冲电流刺激神经,定期暂停,让神经休息。电流通过迷走神经到达大脑。
试验设计小科普
左上:开放试验,患者、员工和分析人员均知道治疗情况;
右上:单盲,仅患者不知道是否治疗;
左下:双盲,患者和员工不知道治疗情况;
右下:三盲,患者、员工和分析人员均不知道治疗情况。
真假VNS
这个研究是以南加州大学团队为主导的多学科国际研究,一共纳入了108名参与者,这些患者有长短不同的中风病史,从9个月到10年不等,均残留了中到重度的手臂无力。
研究采用的是随机和三盲的设计方案:研究人员通过手术将VNS设备植入所有参与者体内。其中53人接受了VNS治疗,旨在刺激大脑的支配潜能。对于剩下的55名参与者,植入的设备从未被激活--以此充当对照组。
之后所有的人都接受了6周的诊所物理治疗,旨在恢复手臂功能。
这种强化治疗包括六种类型的任务:
6周后,人们继续通过规定的日常家庭练习来提高手臂功能。
在第一天的神经刺激疗法后,治疗组的手臂功能改善评分提高了5分,对照组为2.4分。经过90天治疗后,治疗组手臂功能得到有临床意义改善的比例为47%,对照组为24%,前者几乎是后者的两倍。
真假VNS的手臂功能改善评分
MH小编简评:一直以来,对中风患者的肢体功能障碍治疗手段一直很有限,这项研究为众多患者提供了一个新的希望。VNS可能是通过刺激大脑中神经递质的释放,重新激活了大脑某些区域的神经回路,使得学习运动能力得以重建。更多研究将有助于更好的理解中风后肢体障碍的发病机制,并提供治疗选项。
南加州大学凯克医学中心还进行多专业的临床研究,包括癌症试验、心血管试验、遗传病试验、传染病试验、神经科学试验、营养试验、眼科试验、儿科试验、手术试验、移植试验等。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