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宣布,东北大澡堂败给了四川马杀鸡

2021
05/13

+
分享
评论
硬核看板
A-
A+

采耳需谨慎。


“我是坐在你旁边、每天帮你采耳的虞书欣。”


在某档节目的舞台上,虞书欣第N次提到了自己的“看家绝活”:



这话一出,虞书欣和采耳又“捆绑”着上了热搜,评论里一片震惊:


采耳,你是不是给虞书欣下蛊了?


作为选手参加“青你”时,别人的魅力展示是唱歌跳舞,虞书欣的魅力展示:


教你用头发采耳。


开直播采耳,上综艺采耳,参加选秀给姐妹团全员50人采耳……


对采耳上头的虞书欣,只是被它迷倒的千万人中的一员。


年轻人钟爱的养生大保健里,采耳大有赶超搓澡,荣登榜首的势头。


比起亲赴东北大澡堂才能享受、动辄两三个小时的搓澡服务,遍地开花的采耳小店,似乎更能在短时间内,为年轻人提供休憩和治愈。


它走进了李佳琦、欧阳娜娜的直播间,光是在某音上,与“采耳”有关的视频,播放量达到了41.4亿次,



有国外博主将采耳视频发布在YouTube上,收获了443万播放量。


“虽然不知道为什么,但我已经循环这个视频30多遍了!”


采耳,到底是什么神秘的东方力量?




采耳,是川蜀地区常见的传统手艺,字面意思就是掏耳朵。


但它绝不只是掏耳朵那么简单。


无论是茶馆还是小巷,只要听到音叉尖细的轻响,懂行的人就会知道:采耳师来了。


在成都人民公园,几步就能遇到一个身背工具箱,头戴探照灯的采耳师。价位从二十到一百不等,时长从三分钟到半小时任选。


如果你舍得花最多的钱,那除了采耳,还能附送肩颈按摩。


喝茶听曲采耳捶背,谁体验谁真香


只要体验一次,你就能明白采耳的魔力。


先是绕着耳廓转几圈,剔除耳道外多余的毛发,接着用工具探入耳道。


之后的感觉,就像在颅内的某个隐秘的角落不断拨弄,像挠痒痒一样,异物带来的轻微不适感和奇异的愉悦感交织在一起。


最后,用音叉按摩耳朵上的穴位,像是一阵酥酥麻麻的电流,让你情不自禁地露出笑容。


郭麒麟在节目中真诚建议嘉宾们都试试采耳/《漫游记》


明代《精选雅笑》一文中这样描述:


“亲历者身心舒坦、耳聪目慧,尘世凡事,恍若空灵,一勺一刷一铲收放自如,一推一捏一掸轻缓有道,真乃小舒服也。”


从游客到明星,没有人能逃得过“小舒服”的诱惑。



当羽毛扫过脸颊和耳畔,没有人关心人类,也没有人惆怅未来。灵魂的落脚处,就在采耳师傅的工具拂过的方寸之间。



镊子缓慢进入耳朵旋转跳跃,耳垢在采耳师一通轻拢慢撚抹复挑的手艺活之后被取出,光想想就被治愈了。



如果没有勇气或机会亲身体验,还可以选择模拟采耳声效的视频,来一场赛博采耳。


许多模拟采耳的视频都有很高的播放量


在公共场合躺下,把自己的耳朵交给陌生人,或许让人有些难为情。


但谁又能拒绝在一个阳光正好的午后,来一场只属于自己的颅内高潮呢?




发展到今天,采耳已经成了极具文化色彩的艺术。


作为成都的一张名片,它早已是“川渝生活文化”的代表。


音叉独特的响声,是茶馆和广场上独特的风景。


BBC对成都采耳的报道


每一道环节,都有一个带有东方美感的雅称:


神灯引路:调整好灯的位置,选一个最适合操作的照明角度。


宝刀出鞘:用云刀在耳廓等部位画圈,刮去多余的毛发。


丝丝入耳:头发丝伸入耳朵,轻轻转动。


雨过天晴:先用湿棉签,再用干棉签,伸进耳朵慢慢转动擦拭。


还有其乐融融、十指神功、如来神掌……全套流程下来,足以让人爽到失去表情管理。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传统的采耳工具精致复杂,全套下来,多的能有60余件。


有些采耳师傅的工具,是自己手工打造的


光是采耳前用来扫耳朵的羽毛棒,就分鹅毛、鹤毛、鸡毛,给你“直达大脑皮层的舒爽”。


搭配上尺寸各异、长短不同的各类耳铲、耳勺、耳钩……每个合格的采耳师傅,都是“十八般兵器样样精通”的武林高手。


最极简的采耳套装,也不下10个工具 / 《一城多味品成都》


了解五花八门的工具,只是成为一个优秀的采耳师傅的第一步。


传统意义上的采耳师傅,还有几项必备的基本功。


第一件要做的,是端水。


把一杯茶水端在手上,争取少抖甚至不抖,是为了练习手的“巧”和“稳”。


第二步,是“蜡烛掏芯”。


点燃蜡烛,用镊子挑出烛芯的同时保证烛火不灭,就算镊子发烫也不能缩手,全程都要快、准、狠。


你这是在玩火


这都只是基本操作,能做到香烟夹丝、鸡蛋剥膜,才是技术合格的采耳师。


镊子伸进细长的香烟,把烟丝一根一根夹干净,还不能破坏香烟纸卷。


拿一个煮熟的鸡蛋,用采耳工具将壳和内部的薄膜剥离开来,整个过程中薄膜不能破损。


力度、角度、准确度都要拿捏精准,就像《一代宗师》所说:功夫,是纤毫之争。


高难度的基本功练好之后,才能上手实操。


吸引了不少外国人的神秘东方力量/Carla Drago.BBC


传统手艺人过硬的技术,带来的是极致的享受,让人立刻打开新宇宙的大门,连眼前的世界都清晰了不少。


难怪采耳体验过一次就会上瘾,四川许多地方甚至流传着这样一句俗语:


“人生三大乐,结婚、搓麻将、掏耳朵。”




采耳的爆红,催生了许多采耳店和培训机构,许多行业问题也接连暴露出来。


作为一项民间手艺,采耳的操作规范、采耳师的从业资质以及经营场所的卫生状况,目前都缺乏统一的行业标准。


把金属工具伸进你耳朵里的“采耳师”,可能只接受过一周的突击培训,手法并不过关。


卫生和消毒问题也让人担忧,反复使用的工具如果消毒不彻底,很容易传播真菌性外耳道炎。


甚至有些提供采耳服务的场所,足疗技师和采耳技师是同一人,手部消毒不到位的话,就会把上一个顾客脚上的真菌,带到下一个顾客耳朵里。


好惨一小吴/@新京报


其实,现代医学并不建议掏耳朵


大多数情况下,外耳道其实无需定期清理。耳内的分泌物可以保护耳朵,也能通过说话和咀嚼等动作,自行排出耳道。


如果耳垢太多堵塞了耳道,最好的处理方式也是去医院。


采耳工具一旦对外耳道粘膜造成损伤,不光是疼,还可能会导致充血肿胀,甚至发炎。


更不用说那个流传在采耳江湖里的“噩梦传说”:


如果采耳师的镊子正在你耳朵里,围观的人不小心碰到了师傅的手肘……


光看别人采耳就足够紧张了/《漫游记》


当然,对采耳上瘾的人,或许并不是不懂这些道理,只是采耳真的太舒服了



这样神秘的东方力量,吸引着国内外无数新老顾客,BBC记者Hilda Hoy被奇幻的描述和出神入化的手法所吸引,在成都亲身体验了一次采耳。


Hilda Hoy在成都拍摄的采耳“盛况”/BBC


如梦似幻的十几分钟后,“我的听力没有变得超凡,但我感觉出奇地舒服:


“就像有人帮你挠到了你自己够不着的地方。”


这也许就是为什么,总有人战战兢兢地躺上采耳师傅的躺椅,在一番舒适后,不满地向大自然发出质问:


人类怎么只有两个耳朵?


本文授权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槽值(ID:caozhi163),网易原创栏目。 情感、教育、职场、百科、生活,有温度又有干货。



网易文创沸点工作室出品
✿  欢迎分享到朋友圈  ✿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jkh@hmkx.cn)处理。
关键词:
马杀鸡,虞书欣,采耳师,澡堂,四川,耳朵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 医生交流群 加入
  • 医院运营群 加入
  • 医技交流群 加入
  • 护士交流群 加入
  • 大健康行业交流群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剩余5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