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的养生
马上进入夏天,为什么我们一直嘱咐患者切忌生冷呢,因为所有的疾病,都有外因,但更重要的是潜在的内因。
“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脾胃之气升降协调,共同完成饮食水谷精微的消化和吸收。若脾气虚弱不能升清,浊气亦不得下降,则所谓“清气在下,则升飧泄,浊气在上,则生䐜胀”,即见头目眩晕、腹胀满闷、便溏泄泻等。寒湿之邪最易困脾,使脾气不升,脾阳不振。
胃为水谷气血之海,主受纳水谷、腐熟水谷。
“阳自春生,至夏洪盛”,夏天热,吃冷食,冷热相抵,看起来无可厚非,但是在夏天,人体里的阳气和能量都是向体外发散的,“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所以虽然我们处在夏季,但是体内却是冬季,我们的身体是需要温暖的。俗话说“冬吃萝卜夏吃姜”,因为生姜可以驱寒,可以暖胃。“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在盛夏,我们的脾胃功能相对比较虚弱,消化能力也欠佳,所以人会在夏天不想吃饭,食欲变差等症状。如果再吃冷食,脾胃功能变得更差,很多食物消化不了,则容易聚集体内,形成积食,阳明腑实证,淤而发热。所以经常有人在夏天,并没有着凉的情况下,却突然发烧,其实就是因为吃冷食过多,积食所致。
冷食一定会给人的身体造成损害,虽然有的人身体比较强壮,阳气比较亢盛,暂时看不出来,但是也会有潜在的伤害,而那些体质本就虚寒的人,那种伤害简直就是立竿见影,最最直接的一种表现,就是造成肚子疼、腹泻。
我们想象一下,人的体温是37度的,而冷食都在零度以下,突然把零度以下的冷食吃进37度的胃里,排出来的尿却是热的,脾胃需要多少热量来把冷食焐热呢?脾胃自己的热量不足,就会从肾里面调出肾气转化成热量,来给冷食加热,时间久了,不仅脾胃受损,肾气也会不足。于是,人的体质就慢慢变差,容易厌食挑食,还容易感冒,甚至衍生出许多慢性疾病,例如鼻炎、咽炎之类的,其实都是冷食惹的祸!
其实夏天,我们连喝水都应该喝热的,那些喜欢吹着空调,抱着冰西瓜冷可乐和雪糕的人们,一定要改改习惯哦。祝大家平安度过每一个仲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