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垂体瘤别担心,不开颅也能“斩草除根”!
文章转载自:湘南神外
家住郴州的张先生最近遇到了一件烦心事,一个月前不明原因出现头痛及视力下降,每天早晨一起来总感觉眼睛蒙上了一层雾,使劲揉两下才勉强觉得好点。
刚开始以为是劳累导致,可在家休息几天,症状没有好转,反而越来越重。前往当地医院检查,头颅CT结果提示鞍区占位,考虑垂体瘤。
术前
张先生及家人非常恐慌,经多方打听后得知,湘南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外科罗忠平主任,可以微创手术治疗垂体瘤,不用开颅,而且手术治疗的效果非常好,于是他慕名来到湘南学院附属医院就诊。
经过一系列入院检查后,张先生被确诊为无功能性垂体大腺瘤,手术指征明确。神经外科罗忠平主任带领团队充分讨论,决定行经鼻蝶窦显微手术,从鼻腔微创切除肿瘤,不需开颅,无手术伤口。
术后
手术过程中,借助显微镜的辅助,罗主任耐心地分离肿瘤包膜和正常垂体的界限,最终完整的切除垂体瘤。手术不到2个小时就结束,出血不到20ml。术后患者第2天就下地活动了,视力明显好转,已治愈出院。
据罗忠平介绍,垂体瘤大部分是良性脑肿瘤,手术切除是主要治疗手段,分为开颅切除手术和经鼻蝶窦入路手术两种。传统开颅手术视野差,手术创伤和风险大,目前,经蝶窦入路显微外科切除垂体瘤已经被国内外神经外科医师广泛采用。
神经内镜通过鼻腔这个自然通道指向垂体,垂体与鼻腔之间隔着一个蝶窦,打开蝶窦就可以切除垂体肿瘤了。神经内镜微创手术给垂体瘤治疗带来革命性变化,手术创伤小、安全性高、并发症少、恢复快,垂体瘤切除更彻底。
拓展阅读:垂体瘤
垂体位于大脑底部的中央位置,虽然只有豌豆一般大小,但其拥有强大的内分泌功能,可分泌生长激素等在内的多种激素,人体的各种生命活动大多离不开它。
当垂体的细胞生长失控时,就会引发“垂体瘤”。垂体瘤一旦出现,人体的腺体、器官功能也就跟着乱了套。
这种“细胞生长失控”绝大多数发生在垂体前叶(腺垂体),又称为“垂体腺瘤”。垂体瘤约占所有颅内肿瘤的10 %,居原发性脑肿瘤的第2位,绝大多数是良性。
根据分泌激素的不同,垂体瘤可以分为激素分泌性垂体瘤和无功能腺瘤。而根据激素分泌种类的不同,激素分泌性垂体瘤又可以分为泌乳素型垂体瘤、生长激素型垂体瘤、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型垂体瘤等等。
01无功能垂体腺瘤
患者无明显体征,通常体检发现;或者出现周围结构受压症状。
肿瘤向鞍上生长压迫视交叉,会表现为视力下降、视野缺损等;若是肿瘤侵犯了垂体周围的神经血管丛海绵窦,会出现动眼神经或外展神经麻痹,如上眼睑下垂、瞳孔变大等表现。
02泌乳素分泌型垂体瘤
女性患者主要表现为闭经、泌乳、不育。男性患者主要表现为男性性功能低减,如性欲下降、阳痿和不育。
03生长激素分泌型垂体瘤
发生在骨骺未闭合的青少年患者往往表现为巨人症,身高超出常人;在成人阶段过多生长激素导致面容改变、手足粗大(穿鞋子尺码增加)。另外还会出现多汗、骨关节病变、高血压、糖尿病等。
04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分泌型垂体瘤
也称为“库欣病”,主要表现为向心性肥胖、满月脸、痤疮、多毛、紫纹(身上紫红色的皮纹)。
05促甲状腺激素(TSH)分泌型垂体瘤
过度的TSH刺激甲状腺产生过多的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机能亢进,也称为中枢性甲亢),主要表现为高代谢的症状,如怕热、多汗、体重下降、心慌房颤等。
总之,垂体瘤是一个临床表现多变的疾病,如果您有上述不适,请及时到医院就诊;如果确诊垂体瘤,也不要慌张,手术虽然可以快速解除压迫,缓解颅高压,经鼻蝶显微手术具有不开颅、创伤小、术后康复快等优势,给广大患者带来福音。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