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的“元凶”找到了!告诫:这4种行为,正毁掉女性的乳房
乳腺癌在我国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每年有30多万的女性被诊断出该病。从发病年龄来看,该病的发病率从20岁以后开始逐渐上升,40到50岁达到高峰值。
这种疾病的具体病因尚不明确,存在遗传风险,可能跟日常的行为习惯有关,患病者大多会有乳房肿块跟皮肤异常等症状出现。
那么该病主要跟哪些日常行为有关呢?下面来了解一下吧。
1、饮食不当
经常食用高脂、高热量、高盐、高蛋白、低纤维食物,特别是以肉类、甜食为主要食物的女性,血浆中所含的催乳素含量会明显比常人高,而且因为膳食结构的关系,肠道里的细菌会发生改变,将胆汁内的胆固醇转换成雌激素,然后促进该病的发生。
2、性生活过早
性生活过早的行为,也会影响乳房的健康,增加患该病的几率。乳腺是一种靶器官,具有多种激素分泌的作用,其中雌酮、雌二醇就跟该病的发生有直接关系。
而过早性生活,就会影响雌酮、雌二醇等激素的分泌,然后诱发该病。因此,女性的需在适当的年龄进行性生活,避免过早性生活。
3、晚育或不哺乳
一般来说,女性第1次妊娠的时候,会使得乳腺上皮趋于成熟,增强上皮细胞抗基因变化的能力,产生大量孕激素保护乳房健康。
不过若是生育过晚或是不哺乳,那么就会影响到乳腺上皮的发育,减少孕激素的分泌,增加患该病的风险。
因此,建议女性在适当的年龄生育,没有特殊情况下,尽量选择母乳的方式喂养。
4、运动过少
一般运动过少的人,体内脂肪含量较高,容易造成肥胖。而肥胖人体内的脂肪会为雌激素的生产提供充足的原料,然后增加体内的雌激素量,提高该病发生的几率。
另外,肥胖者体内过高的胆固醇,会抑制人体的免疫功能,为该病的发生提供一定的基础。因此,建议女性平时适度运动,降低体内脂肪含量,减少该病发生的风险。
此外,经常有不良情绪、频繁流产的女性,患该病的风险也会大大增加。其中当大脑长期受到不良情绪的刺激时,就会使得神经内分泌功能失调,影响内环境,致使内环境紊乱,增加患该病的风险。
因此,建议平时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避免不良的情绪影响内分泌,加大该病发生的风险。而频繁流产会使得体内的雌激素发生很大的改变,然后也提高该病发生的几率。
综上所述,乳腺癌跟饮食不当、运动过少、性生活过早、晚育或不哺乳等行为有关。有这些行为的人,需尽早纠正,减少该病发生的风险。
对于已经患病的人,需进行综合性的治疗,提高治疗的效果,改善生活质量。治疗后,患者需做好病情监测,特别是手术后的患者,术后需定期随访。一般术后两年内每三个月随访1次,3到5年内每半年检查1次,5年后可以考虑每年复查。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