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大丘脑胶质瘤复发之后2次手术案例解析

2021
05/11

+
分享
评论
国际神外—Crawley
A-
A+

4岁手术,失明10年,16岁复发巨大丘脑胶质瘤,如何近全切手术后恢复?

      病史摘要:患儿4岁时因丘脑肿瘤而做过左侧翼点入路切除手术,但手术并不彻底。在确诊为“丘脑毛细胞星形细胞瘤”后,他还做了两个周期的辅助化疗,但一切仿佛都无济于事。肿瘤在随后的10年多里中很快复发长大,也出现了全垂体功能减退和严重的左侧视力障碍,几乎等于这只眼睛失明。

  术前情况:术前MRI显示鞍区、丘脑巨大肿瘤,侵犯累及左侧海马旁回和侧脑室的上部(图5A、B)。肿瘤体积达68.1mm³,其深度为44.4mm,侧面角为21.9°。

  图A、B为术前MRI影像,归类为Bcentral病变的复发性毛细胞星形细胞瘤。黄色虚线表示肿瘤深度(44.4毫米)

  主刀专家:INC德国巴特朗菲教授手术团队

  手术入路:手术切除肿瘤是首选的最有效的治疗方式。巴特朗菲教授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肿瘤生长及MRI影像特点,采用双冠状皮肤切口、双额骨瓣开颅、经基底纵裂入路进行肿瘤全切手术。

  手术过程:首先,将累及视交叉的肿瘤切除,在垂体下方发现了垂体柄。前交通动脉和椎板末端逐渐暴露。打开椎板末端可以通畅进入到前三脑室并进行充分瘤内减压。暴露后脑基底分叉和P1节段动脉,尽管肿瘤已被细致切除,下丘脑和后循环血管完整保留。但前交通动脉意外地被拉伸撕裂,由于无法修复撕裂的前交通动脉,因此决定分离前交通动脉,从而在前交通动脉的两个A2段中维持供血,夹闭并分离前交通动脉。控制好出血及保证血管通畅,可保证残留肿瘤的顺利切除。术后MR提示肿瘤近全切除,两个大脑前动脉A2断动脉血管区域灌注正常,视交叉和视神经束、垂体柄和下丘脑保持原样。

  术后情况:术后患者治疗顺利,恢复平稳,患者继续进行全垂体功能减退的医学治疗。在随访中,无出现任何其他新发的神经或认知功能障碍。现在的他坚强积极乐观,喜爱运动,他可以做很多他自己喜欢的事儿。

  图A、B为术前MRI影像。图C、D显示为几乎全切的术后MRI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jkh@hmkx.cn)处理。
关键词:
丘脑胶质瘤,星形细胞瘤,垂体柄,动脉,肿瘤,血管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 医生交流群 加入
  • 医院运营群 加入
  • 医技交流群 加入
  • 护士交流群 加入
  • 大健康行业交流群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剩余5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