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新月教授:慢乙肝定目标不定疗程的治疗策略及经验

2021
05/11

+
分享
评论
雨露肝霖
A-
A+

慢乙肝患者的HBsAg清除率,都接近30%。但是到一定程度以后,我们发现有些患者疗效还比较好,但安全性不够,我们就提出了一定要定目标不定疗程的治疗策略,安全性往前推进。

编者按:第三届慢乙肝临床治愈峰会暨中国派高峰论坛,于2021年4月17日在厦门圆满举行。慢乙肝临床治愈的个体化治疗策略一直是研究热点,包括延长治疗,间歇治疗等。来自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的陈新月教授在慢乙肝个体化治疗方面有非常丰富的经验。会议期间,雨露肝霖作为媒体支持,邀请到大会讲者陈新月教授就慢乙肝个体化治疗中定目标不定疗程的策略及经验进行采访。


问:您提出的定目标不定疗程的治疗策略是基于什么考虑?请您分享一下在临床上的应用经验。



陈新月教授:


定目标不定疗程的治疗策略并不是每个临床医生要考虑的,因为这个策略是比较大的治疗策略。实际上,在临床中按照指南,或者专家共识,或者某个文献,很难对每个患者都找到合适的治疗方法或者拐点,是应该停药还是加药。

1999年拉米夫定在中国上市,到2003年时出现拉米夫定耐药的问题,当时没有新的治疗药物。我们从2003开始采用普通干扰素联合拉米夫定治疗,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耐药的问题,并且有一部分患者HBeAg转阴,甚至有几例出现HBsAg转阴,这就说明这两类药物的联合治疗是有效的。

到2005年,新的核苷酸药物和聚乙二醇干扰素α(PEG IFNα)上市,我们就改变了治疗策略,比如对于拉米夫定耐药的患者,我们就换用阿德福韦酯联合PEG IFNα,这样就进一步提高了HBeAg阳性或HBeAg阴性慢乙肝患者的HBsAg清除率,都接近30%。但是到一定程度以后,我们发现有些患者疗效还比较好,但安全性不够,我们就提出了一定要定目标不定疗程的治疗策略,安全性往前推进。在这个策略情况下,患者确实是获益比较多,而且可进可退。

我们把这个策略也推广到一些临床上未被满足的人群,比如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耐药患者、免疫耐受患者经核苷治疗后产后发病的人群,在这些人群中也获得了很好的治疗效果,所以最后我们提出了联合加上延长,定目标不定疗程的治疗策略。但是这个延长不是一味地延长,而是可进可退的,所以可行性比较好,非常方便。如果治疗效果比较好,安全性也很好,可进一步延长治疗,获得临床治愈可能性比较大。如果是安全性不太好或者效果不好,就停下来,后续可以再用。那么患者每次治疗的成果都不会浪费掉,都为下一步治疗做些准备。第二个就是治疗的意义,之前 HBsAg清除是可遇不可求的,现在变成可追求的,而且我们明确了治疗的优势人群。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jkh@hmkx.cn)处理。
关键词:
安全性,乙肝,疗程,治疗,药物,耐药,临床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 医生交流群 加入
  • 医院运营群 加入
  • 医技交流群 加入
  • 护士交流群 加入
  • 大健康行业交流群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剩余5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