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夏季,降压药是否需要减量?
有经验的高血压患者都知道,天气寒冷会导致血压升高,现在五一假期已过,天气逐渐转暖。那是不是随着气温升高,高血压患者的降压药要逐渐减量呢?
答案是,不要随便调整剂量。
2012年,《高血压杂志》曾经发表过一项大型临床研究,分析血压随着季节变化的特点及影响因素。
研究分析了意大利马尔凯地区安科纳小镇高血压中心2002年9月~2011年1月观察的1395例高血压患者、通过动态血压监测记录的血压,并对最热的7~8月份和最冷的1~2月份患者的24小时血压、日间血压、夜间血压及脉压进行对照。
结果发现,夏季血压与冬季血压的确存在差异:
1、夏季日间平均血压比冬季低2mmHg左右,其中收缩压低2.4mmHg,舒张压低2.2mmHg),图1。
2、但出人意料的是,夏季夜间血压和脉压却比冬季更高,其中,收缩压高2.3mmHg,舒张压高1mmHg,脉压高1.2mmHg,图2。
3、而且,夏季非勺型高血压和单纯夜间高血压患者的比例比冬季更多,图3。
我先解释一下什么是勺型血压?
大部分人的血压表现为“两峰一谷”现象,即从7点开始血压逐渐升高,到上午10点左右达到一个高峰,然后逐渐下降;中午的血压也比较低,下午2点又开始逐渐升高,到下午5点左右达到第二个高峰,此后血压又逐渐下降;到凌晨2点左右血压降至一天中的最低谷,此后血压又开始逐渐升高,医学上称这种类型的血压为勺型血压。图4、图5。
夜间心、脑、肾等重要脏器也处于“休息”阶段,夜间血压较低对心、脑、肾等重要脏器其实是一种保护。
而夜间血压不低的“非勺型血压”、夜间血压反而升高的“反勺型血压”以及“单纯的夜间高血压”对重要脏器的伤害更大。
如何解释上述夏季夜间血压反而升高的现象呢?
寒冷导致周围血管收缩,以及刺激肾上腺素的释放,是天气寒冷血压升高的原因。夜间入眠后,如果保暖措施好的话,这个导致血压升高的不利因素就不再存在了。
而到了夏天,大多入睡较晚,睡眠质量普遍不如冬天,也可能导致交感神经兴奋而引起血压升高。
也许这个现象早就存在,只是如果不采用动态血压监测,无法观察到这种现象而已。
规律服用降压药,平稳降压,将血压长期控制达标,是对待高血压的最佳措施。
原则上讲,在夏季,降压药是否需要减量?主要取决于血压水平的变化,如果通过系统的家庭血压监测或者24小时动态血压检查,血压较以前有明显下降,通过专科医生对具体患者进行评估同意后,可以适当减少药量,且不可以自己决定减药!因为每个患者在基础血压不同,每个患者的所适应的最佳血压范围不同,调整用药剂量是很专业的事情,要请医生来决定。
李青,男,天津市泰达医院肾内科主任,高血压门诊主任,医学博士,博士后,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天津市医学会肾内科专业委员会委员,天津市医师协会高血压专业委员会常委,天津市抗衰老学会健康教育与健康管理专业委员会主委。
内蒙古地区编审团队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