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替利珠单抗国内获批一线适应证,晚期肺癌再添抗癌利刃!

2021
05/12

+
分享
评论
e药安全
A-
A+

中国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一线治疗迎来首个PD-L1抑制剂。




2021年4月29日,PD-L1抑制剂阿替利珠单抗(商品名:泰圣奇)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批准用于PD-L1高表达(TC≥50%或IC≥10%)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一线治疗。这也是国内首个且目前唯一获批用于晚期NSCLC一线治疗的PD-L1抑制剂,该适应证可说是为国内肺癌患者提供了新治疗选择。

我们诚邀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陆舜教授对阿替利珠单抗一线治疗PD-L1高表达晚期NSCLC的疗效及安全性进行研究解读。
NMPA官网获批截图
阿替利珠单抗  
为国内NSCLC患者带来新治疗选择  
 PD-L1抑制剂高歌猛进,拿下肺癌“半边天”
回顾2020年2月,阿替利珠单抗在中国获批上市,突破了国内广泛期小细胞肺癌(SCLC)的诊疗困境,为SCLC患者带来全新免疫治疗方案。阿替利珠单抗在NSCLC的探索 亦马不停蹄,随后在国外接连获批了多项单药或联合治疗的适应证,以亮眼的数据向世界发声:“肺癌免疫治疗并非PD-1抑制剂一家独揽,还有PD-L1抑制剂。”

 一线治疗PD-L1高表达晚期NSCLC,阿替利珠单抗显著延长生存时间

阿替利珠单抗此次在国内获批单药一线治疗PD-L1高表达晚期NSCLC的适应证是基于IMpower110研究结果。该全球多中心、 随机对照、III期临床试验,旨在对比阿替利珠单抗和标准化疗(顺铂/卡铂+培美曲塞/吉西他滨)一线治疗晚期 NSCLC 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该研究纳入了572例初治晚期NSCLC患者,其中554例为驱动基因阴性(WT)。入组患者按照1:1的比例,随机接受阿替利珠单抗或标准化疗治疗。研究依次检验TC3或IC3(PD-L1高表达)WT、TC2/3或IC2/3(PD-L1中-高表达)WT、TC1/2/3或IC1/2/3(不论PD-L1表达水平)WT的OS获益。
2019年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SMO)大会公布研究主要分析数据,在PD-L1高表达WT人群中,阿替利珠单抗组与化疗组的中位总生存期(OS)分别为20.2个月和13.1个月(HR=0.59,95%CI:0.40-0.89,P=0.0106),阿替利珠单抗可延长OS达7.1个月,显著延长PD-L1高表达患者的生存,两组12个月OS率分别为64.9%和50.6%[1]。这意味着,阿替利珠单抗一线治疗显著延长生存时间,约三分之二患者可以活过1年。
IMpower110研究OS结果

 疗效持久,对于肿瘤缓解患者则中位持续有效时间3年以上

IMpower110研究中,阿替利珠单抗组的客观缓解率(ORR)达到40.2%,优于化疗组(28.6%)。阿替利珠单 抗组的中位缓解持续时间(DoR)达到了38.9个月,而安慰剂组为8.3个月,两组的DoR数据差异明显。这意味着,阿替利珠单抗组患者一旦获得缓解,中位持续缓解时间超过三年。令人感到欣喜的是,结合ORR和DoR数据来看,有40%的患者在一线接受阿替利珠单抗治疗可达到长时间缓解,并在缓解持续时间内,患者不需要接受化疗等后线治疗,从而体现免疫治疗有别于化疗的“一旦有效、应答持久、长期获益”特点。此外,两组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则分别为8.2个月和5.0个月(HR=0.59,95%CI:0.43-0.81) [2]
PFS、DoR和ORR结果
基于IMpower110研究结果,阿替利珠单抗治疗PD-L1高表达患者能在OS、PFS、ORR和DoR等多个疗效终点上实现有临床意义的改善,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NCCN)指南也推荐阿替利珠单抗为一线治疗的优选方案,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欧洲药品管理局(EMA)和NMPA均已批准单药治疗适应证,这对晚期NSCLC患者具有重要意义。

安全性良好,  
患者对阿替利珠单抗的临床耐受性佳  
基于PD-L1抑制剂的作用机制,阿替利珠单抗的安全性良好。未发现新的或非预期的安全性信号,阿替利珠单抗相较化疗3/4级不良事件(AE)发生率为14.3%、因不良事件停药发生率为7.3%,均低于化疗组的44.9%和17.1%,提示安全性更佳;阿替利珠单抗组最常见的免疫相关不良事件(irAE)分别为肝功异常、瘙痒和甲状腺功能减退,整体较为可控。

IMpower110的安全性结果
此外,在2020年世界肺癌大会(WCLC)公布的一项日本后线治疗(≥2线)研究显示,用于基线合并间质性肺炎(IP)的9例患者时,阿替利珠单抗治疗发生药物诱导间质性肺病(ILD)的比例为11.1%,低于历史数据中PD-1抑制剂治疗50%的ILD发生率,提示对合并IP患者阿替利珠单抗治疗较为安全 [3]

获益人群广,  
疗效不受检测抗体的限制  
基于国内外PD-1/PD-L1抑制剂的研究设计不同,各药物所采用的PD-L1表达检测抗体可能也有一定的差异,常用的检测抗体包括SP142、22C3及SP263抗体免疫组化(IHC)检测。
IMpower110研究中,接受SP142、22C3及SP263抗体IHC检测的患者分别有554例、534例及546例,尽管这三种抗体的检测平台、灵敏度及评分算法不一致,但接受22C3或SP263抗体检测的患者,观察到的PD-L1高表达患者比例均较为相似(54%/49%),检测一致性较好。
研究中,接受22C3检测的PD-L1高表达(TPS≥50%)患者,阿替利珠单抗单药治疗对比化疗的中位OS为20.2 vs. 11.0个月,HR 0.60(95%CI:0.42-0.86;SP263检测的PD-L1高表达(TC≥50%)患者,中位OS为19.5 vs. 16.1个月,HR:0.7195%CI:0.50-1.00。提示不论是SP142、22C3或SP263抗体检测,都能观察到PD-L1高表达患者从阿替利珠单抗治疗中实现稳定的OS获益。

联合增效、迈向早期肺癌,  
阿替利珠单抗未来发展前景可期  
为了进一步扩大获益人群,阿替利珠单抗相关的多项研究正在火热开展中,除了通过联合化疗、其他免疫治疗药物来提升疗效外,该药在早期肺癌的探索已经初显锋芒。
2021年欧洲肺癌大会(ELCC)公布的IMpower132研究中国队列数据显示,阿替利珠单抗联合培美曲塞+铂类(APP),在中国患者人群中体现有临床意义的PFS获益倾向(8.3个月 vs. 5.8个月,HR=0.73,95%CI:0.50-1.08),OS数据尚未成熟但也有类似获益倾向(HR=0.70,95%CI:0.40-1.24),两组12个月OS率分别为75.0%和66.3%,提示APP方案用于中国患者,疗效及安全性均与IMpower132研究整体人群一致 [4]
此外,阿替利珠单抗还可联合TIGIT抑制剂等其他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用于晚期NSCLC患者的治疗。2020年WCLC上更新了II期CITYSCAPE研究数据,提示阿替利珠单抗联合TIGIT抑制剂Tiragolumab,用于22C3或SP263检测的PD-L1高表达患者有明确PFS获益(PFS HR=0.30/0.23) [5]
此外,在早期肺癌治疗领域,近期阿替利珠单抗单药辅助治疗的IMpower010研究已达到无病生存期(DFS)主要终点,较最佳支持治疗显著改善II-IIIA期患者手术切除后DFS,其中在PD-L1阳性患者获益更为明显,具体疗效有待后续随访及数据公布。
希望本次阿替利珠单抗在中国获批适应证能造福更多患者,并在今后的研究开展中取得更多亮眼成绩,为更多晚期肿瘤患者带来新希望。
转自:医学界肿瘤频道
专家介绍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jkh@hmkx.cn)处理。
关键词:
阿替利珠单抗,抑制剂,肺癌,抗癌,获批,治疗,数据,获益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 医生交流群 加入
  • 医院运营群 加入
  • 医技交流群 加入
  • 护士交流群 加入
  • 大健康行业交流群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剩余5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