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流大湾区:中国医生集团,一半都注册在广东!

2021
05/08

+
分享
评论
诊锁界
A-
A+

在现有医疗服务体系下,医生集团要获得发展,仍将面临资金、市场、医保等各方面的挑战。


“Medical Group”来源于国外,2014年引入国内被翻译为“医生集团”。在经过层层政策改革和调整突破后,“医生集团”于2016年正式落地广东。然而,在现有医疗服务体系下,医生集团要获得发展,仍将面临资金、市场、医保等各方面的挑战。

本文来源:诊锁界

作者:东壁

编辑:太白


医生集团注册

广东领先全国,深圳独占鳌头



医生集团正在成为组织医生跨区域多点执业流动、推动社会办医优质发展的重要力量。广东省作为全国第一个实现医生集团工商注册准入的地区,也诞生了一批由医生集团合作创办的医院、诊所等实体医疗机构。


据企查查大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4月,广东省内以“医生集团”名称注册的企业有1524家,位居全国之首,其次是山东、四川、河南、陕西。但国内知名度较高的医生集团,大部分集中在北京、江浙沪长三角、广深珠三角等地。


全国医生集团字样工商注册TOP5 

还有许多医生集团以“医疗科技公司”等为名注册,实际上在广东注册的医生集团数量在1500家以上。


与国内医生集团概念的发展状况一般,在2016年前医生集团还是少部分“吃螃蟹者”的开荒与试水,在2016—2018年,医生集团企业注册数量呈现较高的增长态势;2018年后,医生集团企业注册潮逐年回落,大批空壳企业和业务转型,让“医生集团”从野蛮生长渐趋缓慢理性。


诊锁界观察到,在广东1500余家在册的医生集团中,工商注册领域为医疗卫生行业的仅有五分之一(362家)。


广东省医生集团在2018年注册企业达到顶峰数据来源:企查查工商


在工商注销和退出方面,据企查查大数据显示,历年来已有185家医生集团企业处于吊销和迁出状态。2018年,广东省内医生集团注册潮达到一个高峰,当年广东有489家医生集团成立,但同时也有89家进行了注销。 


高峰期已经过去3年,加上疫情和民营医疗的倒闭潮影响,真正可能实际运作的企业有多少家?我们不得而知,但有一个数据或许能帮助我们了解状况。


据工商系统在籍的参保人统计情况,仅有147家企业有员工在参保,一方面,许多医生的参保地仍在医院、门诊等实体医疗机构或控股公司中;另一方面,也不排除部分医生集团项目已停止经营,或作为空壳公司运作的现象。


在业的广东省医生集团参保情况

数据来源:企查查工商


据企查查工商注册所属城市统计,广东省医生集团大体集中于粤港澳大湾区城市(9城)。其中,在已经放开医生集团工商注册的深圳地区,医生集团总数有1213家,占广东注册企业总数约80%。


2018年,在深圳进行医生集团工商注册的数量为368家, 2018年深圳注册医生集团数量超过了2016年和2017年两年的总和;医生集团的工商注册数量还在持续井喷。


广东省“医生集团”名称工商注册地,数据来源:企查查工商


在1524家医生集团中,有640家医生集团企业的注册地址为同一地址:深圳市前海深港合作区前湾一路1号A栋201室(入驻深圳市前海商务秘书有限公司)。据悉,这个神秘地址是商务秘书公司托管挂靠地址,包含这些医生集团在内的许多公司的注册地址均选择挂靠在深圳前海,享受政策福利,但其实体从事业务的足迹可能遍布全国各地。


据注册资本统计情况显示,1524家医生集团中,有1409家注册企业注册资本达到百万以上,453家注册企业注册资本达到千万级别。合计统计,注册资本达千万的医生集团企业主要集中于广州、深圳。


广东省“医生集团”名称工商注册资本状况  数据来源:企查查工商


根据医生集团注册从业的专科领域来看,除了有近400家医生集团涵盖了医养业务、健康管理服务业务外,中医、整形美容、口腔是医生集团执业的重点门类,从专科来看,康复、泌尿可、眼科、骨科、疼痛、肿瘤、心脏等医生集团也是蓬勃发展。


广东省医生集团注册执业范围及专科类别

数据来源:企查查大数据、诊锁界数据库



粤港澳大湾区

政策开路,从点到线,从线到面



广东省医生集团业态的涌现和发展与国家及地方的一系列政策紧密相关。


2015年7月

深圳市卫计委改革医师执业注册和管理方式,全面放开医师执业注册地点的限制,推行医师执业区域注册,实行网上注册和多点执业报备管理。深圳因此成为全国第一个实行医生区域注册制的地区,并鼓励深圳市外的注册医师来该市多点执业。


2016年3月

深圳放开医生集团公司的工商注册,允许以“医生集团”字样进行企业工商注册。


2016年深圳开放工商注册后,首个医生集团“博德嘉联”工商营业执照 

图源新华社


2016年9月

《广东省卫生计生委、广东省中医药局关于医师多点执业的管理办法》出台,宣布2016年10月起,实行全广东实行区域注册,第一执业地点医疗机构应当支持医师多点执业,建立全职和兼职聘用制度。广东也成为了全国第一个实现医生省级行政区域注册的地区。


2016年10月

国务院印发《“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创新医务人员使用、流动与服务提供模式,积极探索医师自由执业、医师个体与医疗机构签约服务或组建医生集团。”这是国字号文件第一次出现“自由执业”和“医生集团”的表述。


2017年2月

国家卫生计生委正式发布《关于修改〈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的决定》,删除“医疗机构在职、因病退职或者停薪留职的医务人员不得申请设置医疗机构”这一限制


2017年4月

《医师执业注册管理办法》正式实施,医师执业地点实现“一次注册、区域有效”。医生确定一家主要执业机构进行注册后,其他执业机构进行备案,执业机构数量不受限制。修改后第十七条明确提出,医师跨执业地点增加执业机构,应当向批准该机构执业的卫生计生行政部门申请增加注册。执业助理医师只能注册一个执业地点。
至此,虽然全国各地进展不一,也面临各种利益关系和体系权威的阻碍,但在政策法规层面,中国医生基本拥有了较为完善的多点执业的权利。


图源:dribbble


从“Medical Group”2014年引入国内,再到经过层层的政策改革和突破后,“医生集团”于2016年正式落地广东这片热土。然而,在现有医疗服务体系下,医生集团要获得发展,仍将面临资金、市场、医保等各方面的挑战。


实际上,医生办医并不囿于“医生集团”的形态,在广深地区,医生办医的案例和孕育而生的机构越来越多,除了以医生集团形态注册的活跃办医者,还有许多医生群体,以兼职或全职的形态在社会办医机构之间流动,以线下坐诊、培训或线上咨询问诊的形式服务更多的患者。


作为因改革而开放的城市,深圳抱着开放进取的创新精神和不落窠臼的试点经验,不断推进着社会办医的前进与突破,深圳和广东,拥有全国最多,辐射范围最广的医生集团群体,也面临复杂多样的改革环境,新时代的医生集团如何破茧重生?2018年以来的医生集团创业小高峰 如何打破“叫好不叫座”?



//本文来源:诊锁界

//作者:东壁

 //编辑:太白

❖ 慎重声明:本文内容仅供学习交流,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疑问请联系编辑。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jkh@hmkx.cn)处理。
关键词:
广东省,注册,执业,工商,医师,机构,数据,企业,数量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 医生交流群 加入
  • 医院运营群 加入
  • 医技交流群 加入
  • 护士交流群 加入
  • 大健康行业交流群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剩余5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