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袭性病原菌或微生物能够引起疾病可以居住在我们胃肠道粘膜上皮的深处。
编译:微科盟弈轩,编辑:微科盟木木夕、江舜尧。
微科盟原创微文,欢迎转发转载。
人类胃肠道粘膜表面由真核细胞上皮、原核微生物群和分隔它们的富含碳水化合物的界面组成。在胃肠道中,噬菌体与其原核宿主的相互作用影响着宿主的健康,尤其是侵入性病原菌的定植。抗生素可以使用,但它们也会杀死保护性共生体。本研究报告了一种新的噬菌体,其裂解周期在肠道环境中增强。尾纤维基因的蛋白产物结合人硫酸乙酰肝素蛋白聚糖,并将噬菌体定位于上皮细胞表面,它将噬菌体定位在其细菌宿主附近,这是一种定位靶向机制。靶向治疗可用于选择性地清除胃肠道的侵袭性病原体,防止疾病的发展,这一发现为发展黏膜靶向噬菌体以选择性去除黏膜表面的侵袭性病原菌提供了前景。
论文ID
原名:Targeting of Mammalian Glycans Enhances Phage Predation in the Gastrointestinal Tract
译名:靶向哺乳动物聚糖增强噬菌体在胃肠道的捕食作用
期刊:mBio
发表时间:2021.02.09
通讯作者:Sabrina I. Green
通讯作者单位:美国德克萨斯州休斯顿贝勒医学院分子病毒学与微生物学系
实验设计
本研究采用细菌菌株和噬菌体ExPEC ST131分离物JJ1901用于所有实验感染小鼠模型,模型分别为混合感染年龄(6至10个月)和性别的BALB/c小鼠。且在感染之前,所有菌株在37°C条件下从LB琼脂平板上划线的单个菌落过夜生长。首先进行定植实验,小鼠经口灌胃接受109 CFU剂量的ExPEC菌株JJ1901,对氯霉素耐药菌株JJ1901进行匀浆、选择性平板接种于含氯霉素的LB琼脂平板上并进行菌落计数后,测定细菌定植(粪便和肠道)。采用改良的盲肠试验,将刚安乐死小鼠的盲肠内容物汇集在无菌的0.09% NaCl溶液中,以1:5的稀释度(毫克每毫升)均匀化后离心,以10的感染倍数对上清液进行4.5小时噬菌体杀灭试验。对于粘蛋白测定,使用在磷酸盐缓冲盐水(PBS)中稀释的不同浓度的猪胃粘蛋白II型,将溶粘液药物N-乙酰半胱氨酸稀释于PBS中进行解粘液试验。使用在平板上从不同菌落独立生长的中对数期培养物以表征噬菌体ES17和HP3,吸附速率常数(Ks)由吸附曲线斜率与细菌浓度的自然对数确定,每5分钟取一次时间点,获取粘蛋白涂层的吸附与纯化图像。进一步进行粘蛋白结合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化验和HIEM感染与成像。使用蔡司LSM 510共焦显微镜拍摄图像。使用FIJI软件(版本2.0.0)对所呈现的图像进行亮度和对比度的均匀调整。使用PRISM 8软件进行数据分析。使用ATIMA(锐利微生物分析敏捷工具箱)分析微生物组16S数据。
结果
讨论
评论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