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行我show!中国医院管理案例评选,医院卓越管理实践大秀场。
点击查看

19岁网红因脑溢血猝死
不良生活习惯成导火索
1月22日,一位名叫孙艺轩的网红吃播因脑溢血去世,年仅19岁。据报道,他在某短视频平台拥有近50万粉丝, 为吸引眼球,他常在视频里暴饮暴食,长期食用高碳水、高热量、多油食物。"每顿饭吃三种主食"是他视频内容的主要卖点。在去世的前几天,孙艺轩也曾发布视频与网友互动。他的黑眼圈明显眼袋很大,看上去很憔悴,有些疲劳过度,似乎已经显露出悲剧的征兆。脑溢血,在传统概念中属于50岁以上中老年人的常见病,然而随着不良生活习惯,例如暴饮暴食、熬夜,压力,这种病的发病年龄越来越低。沈阳一30岁“吃播”男子开播前,突然出现身体发麻、头晕目眩等症状,送医抢救,7天后不治身亡。半年体重从200斤涨到280斤,血压和血脂过高,死于脑溢血。大连29岁男主播连续直播三个月,喝酒喝豆油酱油等导致当场猝死。 

头晕头痛半年多,一查竟是脑卒中前兆
家住杭州的李大伯(化名)今年65岁,最近半年,头疼头昏成了他最大的困扰,尤其是近三个月,李大伯还出现了短暂的黑矇现象。为了谨慎起见,李大伯来到医院,想做一个完善的检查。医生经过询问,发现李大伯有长达40年的烟龄,而且也有长期饮酒的习惯,并且有高血压病史,因此建议李大伯做一个头颅血管磁共振检查(头颅MRA)。 
多发脑动脉狭窄(箭头所示)
经检查发现,李大伯“多发颅内动脉轻度狭窄”,同时B超提示“颈动脉多发斑块”,如不及时进行干预,严重的话很可能造成脑卒中等后果。随后经神经内科专科进一步评估,改善生活方式,药物干预后,李大伯的头昏症状逐步好转。脑血管疾病是发生在脑部血管,因颅内血液循环障碍而造成脑组织损害的一组疾病。我们生活中所讲的‘脑血管意外’、‘卒中’或‘中风’都属于脑血管疾病中的一大类,除此以外还包括颅内动脉瘤、颅内血管畸形、脑动脉炎、其他动脉疾病、颅内静脉病等疾病。

出现这些症状一定要引起重视!
1、突然的面部、手脚的麻木或无力,特别是只发生在半边身体;6、其它相对少见但也重要的症状包括:突然的恶心、呕吐,短暂的意识丧失或意识下降(如头昏、迷糊甚至昏迷)。万一有任何这些症状,应第一时间就医。脑卒中的发病人群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的“四高”特点,目前呈现年轻化趋势,不再是老年人的专利。因此早期预防是关键。医生提醒,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患者,三高人群,有吸烟酗酒习惯、卒中家庭史的人群,得更加注意卒中的预防。

这8项符合3项就是卒中高危人群!
1. 高血压病史(≥140/90mmHg),或正在服用降压药6. 很少体育活动(体育锻炼的标准是每周锻炼≥3次,每次≥30分钟,持续时间超过一年;从事中重度体力劳动者视为经常体育锻炼)具有≥3项危险因素,或既往有脑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病史者,评定为脑卒中高危人群。
为了预防脑动脉硬化进而减少脑卒中发生,对脑血管疾病早诊早治,需要着重做好以下几点: ·戒烟:危害广泛,吸烟是动脉硬化(包括脑动脉)的独立危险因素。 ·限酒:一日饮酒2杯(100 g酒精/周)就能增加10%~15%脑卒中风险;而每日额外多饮4杯(280 g酒精/周),增加约 35%的脑卒中风险。 ·控制体重:保持正常范围BMI(18.5-23.9)kg/m2 ·饮食:忌高盐饮食,限制碳水化合物总量,多食蔬菜,提高增加ω-3脂肪酸(鱼类、海鲜、坚果等)摄入。 ·疾病控制:提高“三高(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控制达标率。 ·早期筛查:对于脑动脉硬化、颅内动脉瘤、颅内血管畸形、脑动脉炎、其他动脉疾病、颅内静脉病,头颅MRA是良好的筛查工具,安全无辐射且精准。

来源:浙江好E生
版权归原作所有,转载请联系原出处
脑血管疾病,体育锻炼,脑动脉炎,脑溢血,高血压,糖尿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