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并无证据表明钙的摄入会加重肾结石的发生几率
很多人认为结石病人要限制钙的摄入。有些人得了肾结石、胆结石,即使发现自己腿抽筋等缺钙症状,也不敢轻易补钙,生怕加重自己结石状况。其实对于孕妈妈甚至很多老年人来讲,她们均属于发生骨质疏松的易感人群。在这个时期,机体对于钙的需求量增加,但补充相对不足。补钙会加重肾结石病情吗?
美国一项对45619例的男性钙摄入量研究发现,每天摄入1050mg的钙比每天摄入605mg钙的人群肾结石发生率少34%;而另一项对91731的女性钙摄入研究中发现,每天摄入1100mg的钙比每天摄入490mg钙的人群肾结石发生率少35%[1-2]。
事实上,肾结石的主要成分确实包含钙,但并不是因为钙摄入多,而是因为钙的代谢发生了紊乱,发生了异位沉积。所以,对于肾结石患者,补钙时需要 注意三点:
第一,根据自身年龄、身体状况及所处时期,结合饮食习惯,合理补钙。 正常人每天钙摄入量不宜超过2000mg。钙摄入过多,也会增加软组织钙沉积的机会。
第二,限制食物摄入条件。 目前研究认为,肾结石含有 32种成分 ,其中草酸钙被认为是结石的主要成分。因此饮食上尽量减少植酸、草酸、磷酸的摄入,如大多蔬菜、咖啡、果汁中均含有此类酸性物质,它们容易与钙结合形成草酸钙结石,导致钙的沉积,沉积在肾脏内,就会加重肾结石状况。所以平日应注意烹调方法,如蔬菜焯水可去掉部分植酸,减少此类风险。另外补完钙,尽量避免摄入过多的酸性物质,防止游离钙过多,沉积在软组织上,长期即可促进结石的发生。
(图片来源:www.pexels.com)
第三,增加钙吸收促进因素。 目前并无证据表明钙的摄入会加重肾结石的发生几率。部分中老年人身体状况相对较差,蛋白质摄入较少,室外活动减少,钙沉积在骨骼上较为困难。所以一方面保证钙的摄入很必要,而促进钙的吸收利用同等重要。如果只增加钙的摄入量,反而会引起钙离子游走,沉积在其他组织上,导致异位钙化。如遇植酸,还会加重结石风险。 所以,除保证钙摄入外,应增加适量蛋白质、酶、锌、VD(维生素D)等营养素,增加钙的吸收利用,才能做到理想意义上的骨骼健康。 掌握好以上 三条原则 ,轻轻松松补钙,既能规避肾结石发生的风险,又能防止骨质疏松、高血压等缺钙引发的副作用。
最后感谢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羊大胖同学给出的修改建议。
参考文献:
[1] Cuhan GC, Willett WC,Rimm EB, et al. A prospectivestudy of dietary calcium and other nutrients and the risk of symptomatic kidneystones. NEJM,1993,328:833-838.
[2] Cuhan GC, Willett WC,Speizer F, et al.Comparison of dietary calcium with supplemental calcium and other nutrients asfactors affecting the risk for kidney stones in women. Ann InternMed,1997,126:497-504.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