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喝甜饮料,真的会喝出糖尿病吗?

2021
05/03

+
分享
评论
邵逸夫医院
A-
A+

爱喝甜饮料的人更容易得糖尿病吗?



甜食会上瘾

 有些人每天必喝奶茶

出门口渴基本也买甜味饮料

长此以往

会不会得糖尿病呢?



1

爱喝甜饮料的人

更容易得糖尿病吗?


糖分摄入过多

究竟会带来怎样的健康隐患?


糖分,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碳水化合物

它与糖尿病之间的关系

可以理解为身体血糖波动和胰岛素的分泌

都是来自碳水化合物的摄入

糖尿病的发生

与长期爱喝甜饮料、长期嗜甜

有多大关系呢?


糖分

V

S

糖尿病


事实上

从大数据来说

我们国家传统饮食中碳水化合物

所占总热量的比例是比较高的

平均能达到55%~65%


而欧美等国家居民膳食中

碳水化合物百分比还不到50%

但就糖尿病的患病率来说

我国却比欧美等国家要低很多


之前研究者们根据这样的数据对比得出

嗜甜与糖尿病之间没有直接的关系

主要还是与肥胖有关

但是根据近年一个研究团队

对近20万人长达26年的跟踪随访中发现

无论是含糖饮料

或者是天然的纯果汁

更或者是大家普遍觉得更安全的代糖饮料

只要是爱喝这些甜饮料的人

都会面临更高的糖尿病风险

而且喝得越多,风险越高


研究证明

无论喝甜饮料是否长胖

绝大程度上都不会降低患糖尿病的风险

一方面

甜饮料导致肥胖

而肥胖依然是导致糖尿病风险增高的主要因素

另一方面

长期嗜甜会导致胰岛素敏感性下降

从而引发身体血糖调节问题

有些人可能还不认为甜饮料有多可怕

那就再来说说长期喝甜饮料

带来的其他健康问题吧



2

长期爱喝甜饮料

有哪些危害?


1.诱发肾结石

很多甜饮料中会添加磷酸盐,并常以磷酸作为酸味剂。

而这两种成分都不利钙、锌、铁等矿物质的吸收,其中的精制糖和咖啡因等成分,会加重钙流失。

所以当人体尿液中钙量和草酸量增多时,就很容易结合成结石。


2.骨质疏松

甜饮料不仅会阻碍钙的吸收,而且还会加重钙的流失。

对于生长发育期的青少年,长期喝饮料会影响身体长高发育。

而中年人爱喝甜饮料的话,不仅会加重身体缺钙症状,到了晚年患上骨质疏松的概率也要大很多。


3.心血管等其他慢性病

甜饮料不仅会加重肥胖,导致糖尿病,同时它也会增加痛风、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


 


3

吃着不甜的

高糖食物有哪些?


很多人认为戒糖
只要把 那些尝起来是甜的食物戒掉就行了
事实上,很多尝起来并不太甜、
名字也没有相关信息的食物
也是储糖大户

番茄酱

番茄酱,跟纯番茄酱不同,是加糖、油等加工而成。在此类产品的配料中,除了水和番茄泥,含量最高的就是糖了,一般在15%~25%,最高可达30%以上。

番茄酱中的番茄红素确实比较丰富,但也不建议多吃。


速冲糊粉

超市卖的速冲糊粉,也是含糖大户。  
因为单纯的谷、豆等磨成的粉,口感不佳,甚至有一种五谷杂豆特有的“土腥味”。  
因此,豆奶粉、藕粉、核桃粉等速冲糊粉类食品中,往往会加入很多糖来调整口感。有的产品中,糖甚至排在配料表的第一位,购买时一定要多注意。  


酸味零食

山楂片、话梅等酸味零食,本身有机酸含量丰富,口感较酸,加工中需要加入大量糖,口感才能酸甜适宜。  
有的山楂片中的糖,含量高达70%~80%;而话梅的中的糖含量,也不示弱,一般排在配料表第二位,仅次于梅子。  


红烧鱼、鱼香肉丝、肉脯

红烧肉、鱼香肉丝等其实都是高糖食物。很多人做菜喜欢用糖调味,尤其是餐馆里的厨师更是喜欢大量用糖提味。  
一份红烧排骨、红烧鱼、鱼香肉丝,大概加糖25~30克。红烧肉要加40~50克,最高的是糖醋排骨和糖醋里脊,每份要加入75克左右的糖。  
此外,一些加工肉制品,如肉干、肉脯里,也含有不少糖。  


部分水果

让人意外的是,猕猴桃、橙子居然比西瓜的含糖量高。  
别看西瓜吃起来甜,其实含糖量仅为6.2%;而猕猴桃吃起来较酸,含糖量却是9%。不过西瓜容易一次性吃太多,所以也要控制。  
含糖量在8-12%的水果,苹果、桃、猕猴桃、橙子等,12%以上香蕉、石榴、柿子、无花果等。  



参考文献:

[1] Public health: the toxic truth aboutsugar[J]. Nature, 2012, 482(7383): 27-29.

[2]Long-Term Consumptionof Sugar-Sweetened and Artificially Sweetened Beverages and Risk of Mortalityin US Adults,Circulation,2019,139:2113–2125.

[3] 唐大寒,爱喝甜饮料就容易得糖尿病吗?[J]糖尿病之友2009(2):63.

[4] 宋敏,少喝甜饮料,远离糖尿病[J]长寿 2014(8):63.


来源:“维他狗营养家”微信号
审核:邵逸夫医院 营养科
此内容已获授权
经邵逸夫医院综合编辑整理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jkh@hmkx.cn)处理。
关键词:
糖尿病,含糖量,饮料,碳水,风险,食物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 医生交流群 加入
  • 医院运营群 加入
  • 医技交流群 加入
  • 护士交流群 加入
  • 大健康行业交流群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剩余5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