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形态、种类的野生蘑菇均不要食用。
曹大姐来自贵州铜仁,二十多天前和几位老乡一起来到丽水,在莲都紫金街道水岭根村帮忙砍伐病虫树。
4月15日,在山上砍树时曹大姐发现树林里长着很多 白色的野蘑菇 ,样子和菜场的蘑菇有点相似 ,便随手采了一些回来。
当晚,曹大姐做了一碗香喷喷的野蘑菇汤,自己先尝了一口: “味道老香老香了! ”
随后,10名工友围在一起吃饭,一大碗野蘑菇汤被其中8个人喝得碗底朝天。 曹大姐自己吃得比较多,还喝了好几口汤。
晚上8时,曹大姐等人先后出现不同程度的 头晕、呕吐、抽搐症状 ,第一时间就怀疑是晚饭吃的野蘑菇有毒,大家先自行催吐后,赶往市中心医院就诊。
“我们急诊中心是晚上9时34分接到第一位病人,之后陆陆续续又来了7位,前面6位都有明显的食物中毒症状。 ”市中心医院急诊中心主任潘群婕介绍, 经过急救,目前有两位病人病情较重住进了EICU,1位病人住院观察,其他5位病人病情相对较轻,当晚治疗后返家。
在中心医院急诊大楼9楼,记者见到了正住院治疗的曹大姐。
“我们在老家时,经常吃这种野蘑菇,昨天看到山上很多,就采了那么一小捧,做了一碗蘑菇汤,没想到这么多人食物中毒。 ”曹大姐告诉记者,蘑菇采回来时,她也问过水岭根村民,有的说以前有人吃了没事,有的说吃了会中毒。 可经不起蘑菇汤的诱惑,大家还是决定晚上烧一点吃吃看。
“以后再也不嘴馋了,还是命重要。 ”曹大姐说。
▲ 徐师傅提供的毒蘑菇照片
徐师傅昨晚只夹了两筷子,没喝野蘑菇汤,中毒较轻。 他告诉记者,在重症监护室治疗的两位老乡,都是吃了蘑菇还喝了汤。 今早,他到树林里采了一些昨天晚饭大家食用的野蘑菇样本,准备送有关部门化验,让医生更直观地了解蘑菇的毒性,帮助老乡们尽早康复出院。
医生介绍,这类鹅膏菌含有鹅膏毒肽等毒素,这些毒素在体内产生作用,往往杀伤力不低,可能造成肾小管损伤,从而引发肾功能损害甚至衰竭、死亡。
这些毒蘑菇鉴别经验不靠谱
全世界已知的毒蘑菇超过1000种,我国大约有435种。 非专业人员辨识非常困难,老百姓对毒蘑菇的识别也存在一些误区。
专家介绍, 即使是经验十分丰富的生物学家,往往也需要借助实验室专业仪器才能进行精准鉴别。 而非专业人员仅凭经验,靠形态、气味、颜色等外貌特征来辨识,是很难准确识别毒蘑菇的。 如果食用野蘑菇后,出现呕吐、腹泻、发热、头痛、麻痹等可疑症状,应立即到医疗机构就诊,切莫延误治疗。
不要再随意摘采野生蘑菇
不要凭感觉
不要凭经验“以为”没有毒
一定要相信科学
来源:丽水网
记者 李建波 通讯员 周悦华 编辑 吴俊
版权归原作所有,转载请联系原出处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