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发现并确诊癌症可以大幅度地提高癌症患者的生存率并降低患者的治疗负担。
作为癌症早筛的重要方式,液体活检毫无疑问是最近几年尤为火热的研究领域。液体活检和目前临床上用于肿瘤诊断的金标准肿瘤实体组织的检测不同,液体活检主要是通过血液中肿瘤相关的物质进行检测,从而确认肿瘤发生发展的相关情况。目前主要使用的液体活检有循环肿瘤DNA(也就是本次的主角ct DNA)和循环肿瘤细胞(CTC)。
肿瘤想要发生转移,需要释放癌细胞到血液中到处游走,寻找合适的部位进行转移,这释放的就是循环肿瘤细胞。虽然肿瘤细胞会不断复制,但是人体的免疫细胞也不是吃素的,很多肿瘤细胞会被免疫细胞杀死,然后释放出遗传物质--ct DNA。
实际上,不论是在肿瘤刚发生、治疗中还是治疗后,肿瘤细胞只要有损伤和死亡,都会释放出ct DNA,因此ct DNA不论是在肿瘤预测、治疗效果跟踪、预后检测都可以发挥一定的作用,推荐看一下我们之前写过的这篇文章:
但是作为一个新兴的技术,ct DNA到完全的临床使用有着一段路需要走。为了让ct DNA可以更好地走进临床,各国的科学家都在不断地研究和更新ct DNA技术,探求更好的诊断效果。
就在近日,一篇研究发表在国际顶级医疗研究组织AACR旗下的期刊《Clinical Cancer Research》上。这是首次未使用肿瘤组织检测、全部使用ct DNA作为跟踪检测手段的研究,结果发现ct DNA用于复发监测结果的阳性预测值达到了100%!
图片来源:《Clinical Cancer Research》官网
虽然很多患者接受癌症的根治性手术,但是微小的癌症残留病灶却很有可能埋下癌症复发的祸根——因此在以往的研究中也使用过ct DNA用于复发检测,但都和肿瘤组织测序相结合,进一步推算肿瘤可能会出现的变化,进行跟踪。
但是这一次,研究人员决定单独测试ct DNA技术的能力——和以往的ct DNA检测技术不同,本次研究人员开发的新的ct DNA检测技术整合了基因组和表观遗传学相关的癌症特征,可以在不检测肿瘤组织的情况下对肿瘤进行跟踪——在临床中,有很多患者的肿瘤组织可能存在无法获取的情况,那么ct DNA技术就可以起到很好的监测作用。
图片来源:Pixabay官网
在本次实验中,研究人员一共纳入了103例接受根治性手术的大肠癌患者,一共提取到了252份血液样品进行了分析。在这103例患者中,一共有84名患者在接受治疗后属于可评估的范围,包括接受手术后和辅助化疗完成的患者。研究人员对于患者的治疗后1个月血浆和1年后的整体情况进行了跟踪,结果显示:
在15例后续检测出ct DAN的患者,跟踪结果显示15名患者最终都出现了复发,阳性预测值(PPV)达到了100%!
而在关键时间节点的49例检测不到ct DNA表达的患者,最终有12例出现了复发;
如果结合4个月内抽取的血液样本进行连续地纵向监测,可以将敏感度从69%提升到91%;
数据显示,和单纯的基因组的结果对比,整合表观遗传学的相关信息可以将整体的灵敏性提高25%~36%!
这是首批研究的结果,还需要结合后续的进展确认新的ct DNA技术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实际上,人类对于癌症早筛的研究一直都在不断前行。相比较于治疗,早期发现并确诊癌症可以大幅度地提高癌症患者的生存率并降低患者的治疗负担。相信随着ct DNA诊断技术的发展,将有更多的癌症患者从中受益。
本文仅为最近进展信息分享
不构成临床治疗建议
临床方案需由正规医院确定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