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夏出游遇见这4种虫子,千万别拍死!

2021
05/02

+
分享
评论
邵逸夫医院
A-
A+

经过研究发现有效的驱蚊成分主要是:避蚊胺、避蚊酯、派卡瑞丁、柠檬桉叶油、氯菊酯。前4种成分可直接用于皮肤,在挑选驱蚊商品时可以参照选购。



放假啦

大家都出门游玩了吗?

很快就要步入夏季了

有位「明星」要回归了

嗡嗡嗡~

自带恼人BGM

留下酸痒后遗症



不过

不同于蚊子的登堂入室

还有几位相对小众的夏日「明星」

常出没在杂草丛、小河边

杀伤力却比蚊子强得多

而且千万不能直接拍死

今天,我们就来一起认识一下


隐翅虫


隐翅虫可以分为有毒和没毒的两种

红黑相间的就是有毒的

但它一般不主动攻击人类

只有当你拍死它的那一刻

它才会释放体内的隐翅虫素

这种酸性毒液会灼烧、腐蚀皮肤

它们常常出没在杂草丛、河边


既然不能拍死它

如果它就叮在你的皮肤上怎么办?

只需要把它吹到地上,再用脚踩死即可


如果你的双手动得比脑子快

已经一掌拍下去了怎么办?

第一时间用肥皂水冲洗

中和毒素,以减轻对皮肤的损害

实在严重,请尽快就医



蜜蜂

蜜蜂分为雄峰、蜂后、工蜂

只有工蜂会蜇人

常出没地点:杂草丛、花丛


蜜蜂蜇人的时候

尾巴上的毒针扎进皮肤

毒液腺释放的弱酸性毒液

使被螫的部位红肿、热痛


蜜蜂的毒针带倒钩

如果盲目拍死蜜蜂

毒针会留在皮肤内

建议到医院让专业医生处理



蜱虫

蜱虫又名「草爬子」

以吸食哺乳动物的血为生


常出没在杂草丛、树林中

大家肯定看到过不少蜱虫叮咬

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

甚至死亡的案例

发现蜱虫后

千万不要生拉硬拽

它们可以把头埋在人的皮肤下面

吸血后体积甚至能膨胀到原来的10倍大

拉扯反而会使它钻得更深

还容易将它的头部残留在皮肤里


可以用烟熏或者酒精刺激蜱虫从皮肤中出来

如果没有成功,或者伴有发烧等症状

建议到医院让专业医生处理



绿刺蛾

绿刺蛾俗称「洋辣子」

是比较常见的毛毛虫

它们全身都是细小的毒刺和毒毛

常出没在果树周围、草丛中


被刺后毒液会引起急性皮炎

大面积的红肿、刺痛


当发现它在身上

你应该不会想要直接一掌拍死它们

那滋味大概跟直接拍仙人掌差不多

而且如果它身上的毒毛和毒刺扎进皮肤中

会引发更严重的过敏反应

可以用树枝把它从身上挑起来


如果已经出现了红肿刺痒的症状

可以用胶带在患处粘出毒毛

并用肥皂水冲洗

如若不见好转,建议尽快就医


如何防治叮咬?

去户外草丛、树林时,尽量穿长袖长裤,以防叮咬。

不要直接坐在草坪上,可以用物品垫在屁股下,减少虫子和人体接触的机会。

如果遇到以上4种虫子,可以吹落或借助工具将其转移,切忌直接上手。

一旦被以上4种虫子叮咬,可立刻用肥皂水冲洗,并尽快到医院就诊。

 


 

蚊子

蚊子相对于以上4位明星

除了痒一点,几乎没啥杀伤力

但是它却最常见

坊间也有很多关于它的传闻

最喜欢O型血

喜欢吃甜食喝啤酒的人

……

蚊子到底喜欢什么样的人?

有什么方法可以有效避免蚊虫叮咬?

被叮了以后如何缓解酸痒?

可以看以往我们科普过的内容哟↓↓


温馨提醒:

经过研究发现有效的驱蚊成分主要是:避蚊胺、避蚊酯、派卡瑞丁、柠檬桉叶油、氯菊酯。前4种成分可直接用于皮肤,在挑选驱蚊商品时可以参照选购。

来源:京医通、健康时报  
经邵逸夫医院综合编辑整理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jkh@hmkx.cn)处理。
关键词:
隐翅虫,蜱虫,毒液,皮肤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 医生交流群 加入
  • 医院运营群 加入
  • 医技交流群 加入
  • 护士交流群 加入
  • 大健康行业交流群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剩余5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