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PETCT的科普推广,社会大众对它的认知度不断提高。
备孕、怀孕、哺乳,这期间需要常规体检吗?
如果你胆大到觉得不需要,不妨看看两位同龄人的故事。
图片来自摄图网
29岁的张女士直奔核医学科,要求尽快做一个PETCT检查。“我都后悔死了,2年没体检,问题大了!”原来,4年前,张女士在单位体检中发现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轻度增高,但没有引起重视。没想到,因为怀孕、生产和哺乳,体检停了2年以后,发现CEA指标升高了10倍!“压根没感觉有什么不舒服的,你看,别人还说我产后恢复挺好,脸色不错。”“人高胆大”的张女士看到10倍数据,才想起应该复查一下。
体检报告显示这个指标可能与消化系统的肿瘤关系密切,她在消化内科做了胃镜、B超、CT……都是好的!科室肿瘤标志物数据还是居高不下。这下,找不到根源让张女士更加焦虑了。这么隐秘,要是再拖下去,会不会有大事?
咨询医生,自己也不断在互联网上查询,了解到PETCT 这种“查癌神器”后,张女士第一时间预约挂号,到核医学科来做这个检查。第二天PETCT发现:甲状腺右叶见一大小约2.0cm*2.2cm低密度结节,FDG代谢增高,SUVmax约3.9;余所示范围未见异常FDG代谢增高灶。
核医学科程爱萍主任认为,张女士的情况,首先考虑甲状腺癌引起的肿瘤标志物升高,而且这个甲状腺癌的病理基本考虑是甲状腺髓样癌,建议张女士前往头颈外科就诊。后经手术证实确实是甲状腺髓样癌。手术后1个月复查肿瘤标志物CEA明显下降,术后3个月时这个指标就下降至正常范围了。
张女士属于不幸中的万幸,虽然发现了甲状腺癌,好在肿瘤分期早,没有出现远处转移,及时手术,遵医嘱定期复查,还是非常安全的。
33岁的王女士,也是在哺乳期发现乳腺结节后,才后知后觉自己两年多没体检了。显然,她的运气没有这么好。
2个月后,王女士结节不断增大,乳腺外科医生检查后考虑恶性结节可能性大。王女士虽心生恐惧,但母亲的身份让她提出一个要求,先做无创检查,我还要给儿子喂奶。于是,医生建议她做个PETCT。PET/CT提示:左乳多灶性FDG代谢增高灶,左侧锁骨区、双侧腋窝多发淋巴结肿大伴FDG代谢增高,首先考虑左乳癌伴多发淋巴结转移。后来王女士经过化疗、手术、再化疗,但是由于肿瘤恶性程度高,确诊一年半后第三次做PET/CT检查评估病情,发现出现远处肺转移。
程爱萍主任表示,随着PETCT的科普推广,社会大众对它的认知度不断提高。这几年也看到很多年轻患者,忐忑地进,悲伤地回。就如两位花一样年纪的年轻女性,虽有先进医学技术的支持,但仍承受着肿瘤治疗的痛苦,无奈而无助。
遗憾的同时,程爱萍也想给育龄期的女同胞们一个提醒:
▶怀孕期间有产检,但是产检并不能代替常规一年一度的体检;
▶体检结果有异常的,不要大意,建议进一步专科去咨询,遵医嘱随访;
▶PET/CT检查是非常安全、高效的一个检查,有检查需求的可以来核医学科咨询。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