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项研究表明,大约有0.5%~1%的脂肪肝和2.8%的脂肪性肝炎患者在大约20年后会发生肝癌。非酒精性脂肪肝一旦发展成肝硬化,肝癌的发生率将会增加到4%~27%。
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代谢病中心儿童肥胖/脂肪肝联合门诊的林艳医生提醒说:“孩子胖乎乎,不是可爱,而是有害!儿童肥胖不仅影响孩子的正常生长发育,还可能导致各种
病 病 病 病 病 病
脂肪肝就是其中之一
让孩子吃得白白胖胖,是害了孩子
今年发布的全国居民营养状况调查显示:6至17岁儿童肥胖率接近20%,10%至15%患有脂肪肝,已接近2005年成人脂肪肝发病水平;而6岁以下儿童的肥胖率在10%左右,5%患有脂肪肝。
我们总听老一辈人说:“小孩子长得胖,有福气”、“大胖小子,白白胖胖身体好”、“能吃是福,小孩子多吃点没事”、“白白胖胖的孩子,才是养得好”...
其实,家长这样的观念反而是害了孩子!
肥胖是各种慢性病的发病动机,这点无论大人小孩都一样!
一般而言,肥胖的过程是先“胖到肝”,再“胖到腰”,最后是整体的体重超标,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胖子。
而“胖到肝”上,可就不是一件好事儿,如果不加制止,会有这样一个规律:
脂肪肝→脂肪性肝炎→肝硬化→肝癌
多项研究表明,大约有0.5%~1%的脂肪肝和2.8%的脂肪性肝炎患者在大约20年后会发生肝癌。非酒精性脂肪肝一旦发展成肝硬化,肝癌的发生率将会增加到4%~27%。
小时候吃的白胖,不仅仅会伤害肝脏健康,还可能带来这些危害!
01 糖尿病
肥胖儿童常喜食高热卡食品,如甜食、含糖饮料、油炸食品及主食等,且进食量较多,长期不良饮食可以刺激胰岛素过多分泌,导致肥胖儿童出现高胰岛素血症,胰岛功能异常,发生2型糖尿病的机率明显升高。
TIPS:肥胖儿童也需定期体检,监测血糖和血胰岛素水平。
02 高血压
中国儿童青少年心血管健康研究通过2013-2015年对我国7所城市6~17岁儿童青少年心血管代谢危险因素的流行状进行分析发现,肥胖与儿童高血压存在密切关系。
约50%的儿童高血压伴有肥胖,肥胖儿童6年后高血压的发病率是正常体重儿童的4~5倍。儿童期高血压具有轨迹效应,部分儿童期高血压可以持续至成年期。
TIPS:肥胖儿童需定期监测血压。
03 骨骼健康
儿童期肥胖给骨骼肌肉系统造成过量压力,易导致关节、骨骼及肌肉损伤,还会影响骨龄,导致长不高。
儿童和青少年的骨矿密度增长要晚于身高和体重的发育,这对肥胖儿童非常不利。肥胖儿童的骨骼过于脆弱以至无法承担巨大的体重,增加肥胖儿童骨质疏松及骨折的概率。
TIPS:肥胖儿童需定期监测骨密度等骨健康指标。
04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
肥胖儿童由于胸、腹壁脂肪组织过多,胸壁和肺实质顺应性显著降低,胸廓和膈肌运动受限,增加了呼吸障碍;腹围增加、腹部脂肪堆积使隔肌活动减弱或矛盾运动。
夜间仰卧位时更为明显,肺容量减小,导致肺泡低通气,从而引起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等病理生理变化。
TIPS:有研究表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的严重程度和儿童肥胖是成比例的。
05 心理健康
超重和肥胖的儿童、青少年容易自卑,特别是青春期后,随着自我意识的不断提升,体型肥胖的患儿会更难适应社会,造成性格缺陷,甚至影响其一生的发展。
让孩子远离肥胖,养成健康习惯
饮食方面
控制热卡,调整饮食结构,做到低糖低脂肪高蛋白,适量增加膳食纤维。
不吃:甜饮料、糖果、油煎食物、肥肉、奶油、黄油、花生、瓜子、酒、动物油等;
少吃:谷类、水果、瘦肉、牛奶、豆制品、植物油。
建议烹饪方式要多用清蒸,少用油炒,多吃蔬菜,同时要减慢进食的速度。
运动方面
减少每日静坐时间,除学习之外,每天静坐时间要小于2小时。同时增加运动量,运动要求是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运动时间建议为每天1小时,可分段进行。
文字参考:人民日报等
《丛玲带你看名医》团队编辑整理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违规、侵权请联系我们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