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决定丁克,但老了后悔了怎么办?
文章内容来自《亲爱的人》,这是心理学家盖伊·温奇的泰德的栏目。每个月,他都会回答一些读者的问题,这些问题围绕着生活、爱情、工作等等。以下内容是读者的来信:
教授您好,
我是一个40出头的已婚妇女,总是会不停地想自己如果有了孩子会怎么样。
我一直以为到我快丧失生育能力的时候,我会要个孩子。
但是,我最后也没有要。看到朋友一家其乐融融的样子,其实我并不羡慕。
我是那样发自内心地爱我的生活和事业,况且我和我的丈夫有一个非常幸福美满的婚姻。
我仍然不想要孩子。
在写下这句话时,我发现了我内心一直存在的声音,让我很惊讶。
我意识到,养育孩子于我而言象征着结束。
如果我选择试管受精(事实上我并不想),那我目前所享受的幸福生活的平衡就会被打破,并且我对于孩子的美好幻想也会被现实击碎。
我丈夫和也同意不要孩子。
我非常赞同他所说的:
“我知道我,在以后我心里的一个角落,永远存在无法拥有一个孩子的悲伤,我也做好准备这种感觉永远不会消失,甚至随着年龄的增长,每当我看到身边人享受家庭,和和美美时,这种悲伤会越来沉重。
看到领居家的孩子慢慢长大成人,我总会忍不住想:‘如果我有一个孩子会怎么样呢?’”
教授,我们内心非常挣扎、矛盾,对此您有什么好的建议吗?我担心五年后我会突然醒悟,非常后悔我如今做的决定。
以下是教授的回信:
亲爱的,
在我们的一生中,“生不生孩子”是个很重要的决定。
然而社会无形中给女人施加的压力,会经常迫使不想生孩子的女人不得不生。
相较而言,男人所受的压力会更小。
因此,我们大多数人不会选择“生或者不生”,而是决定“什么时候生”。
一定经常有人问你是否有孩子,当你回答“不”时我可以想象这是有多么地令人吃惊。
可能对方还会因你“出格的行为”刻意作出一个意味深长的停顿,等待你做出一个充分的解释。
如果你只是回答“我们没有孩子,但我们过得很幸福。”,提问者还是会困惑。
在他们看来,生孩子的必要性远比幸福快乐重要多了。
但其实不是这样。
有一项专门针对丁克家庭(不生小孩)的研究表明,许多夫妇和你、你的丈夫一样并不是完全不想要孩子,只是目前不想要孩子,他们会一而再再而三地把生孩子的计划拖延下去。
对于那些双方都是“生育拖延症”的夫妻,推迟甚至放弃要孩子的根本原因在于夫妻关系。
也就是说,因为你现在的生活很幸福,在你心里夫妻关系是第一位,而非养育子女。
可是,巨大的社会压力和“如果要孩子我的人生会怎么样”的想法,有时会让你的内心不断挣扎,对自己的决定犹豫不决,因此你非常想要找到真正的答案。但说实话,其实你早已做出决定了。
你的信里说:“看到朋友一家其乐融融的样子,其实我并不羡慕。 我是那样发自内心地爱我的生活和事业,况且我和我的丈夫有一个非常幸福美满的婚姻。”
从你的话中我可以感受到你并不希望有个孩子。你更加关心的是如何解决丁克可能导致的一系列后果。
从信里我也看出来,你的丈夫似乎也接受了这个决定,他实际担心的是这个决定为未来生活所带来的挑战。
另外说一句,我非常高兴你的信中提到你丈夫的观点。
在做不生育的决定时,一般情况下男性的意见往往被排除在外。
并且,绝大多数关于丁克家庭的研究也只关注女性的态度。
当然,女性的确该主导这个问题,生育权是握在她们的手里。
但是,正如你丈夫所说的那样,不生育对于男性的影响也是巨大的。
困扰你的第二点是:“我担心五年后我会突然醒悟,非常后悔我如今做的决定。”。
但我想提醒你的是,五年后你可能也可以怀一个孩子,或者可以选择领养。
哪怕以上的选择你通通没有,这里也有一些方法可以减轻你未来后悔的概率,还可以让你学会在未来当你后悔时应该如何处理。
我们对过去所做的决定感到遗憾的一个原因是,我们很难回忆起做这些决定时各种复杂的考量和当时的情感因素。
忽略当时的各种因素后,我们的决定才看起来像是冲动所导致的。
因此,我建议你和你丈夫双方充分阐明不要孩子的理由和考量,并记录下来。
当你对一件事具有一个周全的逻辑框架,那么当你做决定时会更有信心,你也会认为这件事对生活的影响更加积极。
把你思考的内容记录下来,像是给你未来的自己写一封信。
在这封信中,你需要充分解释你的想法,并将当下影响你判断的因素一一阐述清楚。
一定要确保内容中包括实际的考量,例如“生孩子意味着我目前幸福生活的终结”;情感因素,例如“我看到我朋友有孩子了我也不感到嫉妒”和精神追求,例如“我想保持自由感”。
事实上,一项研究发现,对于那些无意生小孩的女性来说,保持自由感是她们不想要孩子的主要原因。
研究还发现,由于抚养孩子是女性身份认同感的重要方面,调查者对于女性身份的认识除了作为“母亲”外,还认为女性应该有更多的社会贡献、个人远大的目标、做出更卓越的成就等。
当你在未来感到后悔时,可以看看视频或者翻阅过去的记录来提醒自己为什么要做这个选择,提醒你自己你当时的决定是多么的深刻。
但或许,你仍会偶尔经历“假如我有一个孩子我会更幸福”的痛苦。
可能是在你看到你的朋友在他女儿的毕业典礼上骄傲地哭泣时,
可能是你的朋友给你展示他的孩子的手印时,
也可能是在你看到你朋友亲手给他的孩子做礼物时,
你会羡慕,会悲伤,会为那个本该有的孩子遗憾。
这样的时刻是不可避免的。
你可能会非常煎熬,但你可以和你的丈夫一起渡过难关。
只要你在短暂的迷茫后仍然坚定自己的选择。
我所遇到的许多丁克家庭都会经历这种“假如我有一个孩子我会更幸福”的痛苦。
并且他们的想象都具有一个共同点——
过于美好。
他们只看到最美好的那一刻,把养育理想化,这样只会使得他们更加沮丧遗憾。
所以另外重要的一点是要不要美化,带着滤镜去看待为人父母的过程,要用现实的眼光。
你可以试着想象:
你身边令人羡慕的妈妈,凌晨3点,一个婴儿一边嚎啕大哭,一边把头埋在它的呕吐物上,而她不得不爬起来清理。
你认为可爱的小孩子,一天在逛超市时大发脾气,坐在肮脏的地板上不肯走,而周围路人则对着他和他的父母指指点点。
当父母是一项非常坎坷的经历,既有高潮也有低谷。
当你因为不能成为父母而感伤时,你应该不仅因为不能体验美妙的时刻而感伤,还应该为不能体验低谷的时刻感伤。
你可能还会担心自己的后悔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增长,这也是很多无子女的夫妇所担心的。
如果没有孩子来看望或照顾你,你的老年会是什么样子?你是否因以后的生活中可能感到的孤独、沮丧而自责?
但你错了。
基于对600多名85岁的老年夫妇进行调查,研究发现,有孩子和没有孩子的夫妇在快乐程度上并没有任何差异。
决定是否要孩子是一个痛苦的过程,无论你选择要或者不要,都可能会让你感到后悔,悲伤。
重要的是你和你的丈夫之间所拥有的感情。
这才是许多夫妻所梦寐以求的——
圆满的婚姻和美好的生活。
你可能会在未来的某个时刻,想到“如果我有个孩子该多好”而感到痛苦,
但是,你有你的丈夫。他是你的生活如此美好的原因。
要相信你们可以携手渡过这些难关。
文章来源:TED
原标题:Dear Guy: “I’m married, and I don’t want kids. But what if I regret this and it’s too late?”
作者:Guy Winch
译者:Linda
校对:Cassie
本文来自健康译栈,如若转载需注明出处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