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岁老红军“拆弹”,成功实施一例巨大腹主动脉瘤手

2021
04/30

+
分享
评论
杏林帮官媒
A-
A+

腹主动脉瘤早期通常没有任何症状,往往是做其它疾病检查时无意发现,因此被称为“沉默的杀手”。

文章转载自:血管外科黄智勇

近日深圳市罗湖区人民医院收治了一名92岁老红军,该患者因无明显原因出现黑便14小时后,被家人紧急送往罗湖区人民医院急诊科就诊。经初步检查,患者无腹痛腹胀,无恶心呕吐,腹部彩超及主动脉CTA结果示:腹主动脉瘤,最大直径约7.1cm。如图一,经血管外科会诊后转入血管外科病房。

图一

治疗经过

• 入院后,经医生询问病史发现,患者既往有慢阻肺近20年,高血压病史多年,未系统诊治;腹主动脉瘤病史8年,由于年岁大,基础疾病较多,外院未给予对应手术治疗;发现内痔20余天,未系统诊治。

• 血管外科黄智勇主任高度重视,邀请院内多科会诊,评估患者情况。因瘤体过大,患者躁动,有瘤体破裂的风险,给予控制血压、心率,同时配合降脂、镇静、纠正贫血、补钾等对症治疗,待病情稳定后再择期手术治疗。

• 几天后,患者血压、脉搏、心率等各项生命监测指标控制良好,病情趋于稳定。黄智勇主任与团队讨论后,决定行微创介入手术,拆除患者体内的不定时炸弹。

• 因患者既往存在慢阻肺病史,呼吸功能较差,请麻醉科会诊后于4月12日在基础麻醉下行主动脉造影+腹主动脉瘤腔内隔绝术。

• 由于患者基础疾病较多、病情危重、年岁较高、配合度低,给治疗和护理带来了极大困难,在手术过程中,手术护士全程陪老人家讲话,分散其注意力。医生在操作过程中也配合老人家说话,消除患者顾虑。

• 功夫不负有心人,黄主任凭借丰富的临床经验与稳健的技术功底,不到2小时,手术顺利完成,即刻复查造影显示覆膜支架准确到位,腹主动脉瘤被完全修复。术后患者恢复良好,现已出院。

据黄智勇介绍,腹主动脉瘤是腹主动脉的瘤样扩张,并非真正肿瘤。腹主动脉瘤被称为“不定时炸弹”,最大的危害是膨大到一定程度会突发破裂大出血而致人猝死。

传统开放手术行人工血管置换,手术创伤很大。目前主流手术已经从常规开放手术发展成为腔内隔绝术,也就是常说的“介入微创”手术。

腔内隔绝术通过股动脉穿刺,运用导丝导管技术将覆膜支架运送到瘤体位置,然后进行释放铆定,使血液经支架内流动,从而将瘤腔隔绝,避免瘤体破裂,达到治愈的目的。

拓展阅读:腹主动脉瘤

腹主动脉是主动脉在腹部的延续,是腹腔最粗的动脉,主要负责腹腔内器官和下肢的血液供应。当腹主动脉某段发生扩张,直径超过正常腹主动脉直径的1.5倍以上时,即称为腹主动脉瘤。

腹主动脉瘤是一种因血管壁退化变性而导致的动脉扩张性疾病,病因复杂,与衰老、吸烟、肥胖、高血压、高血脂、家族史等因素均有关,多见于有高血压、高血脂的老年男性。

腹主动脉瘤早期通常没有任何症状,往往是做其它疾病检查时无意发现,因此被称为“沉默的杀手”。如瘤体增大较快或直径>5cm,腹主动脉瘤破裂风险高、危害大,必须及时处理。

最后,专家提醒,由于腹主动脉瘤发病隐匿,小瘤子时一般无感觉,但腹主动脉瘤形成后会逐渐增大,最后破裂出血,危及生命。建议高危人群,每年应定期进行血管筛查,以便尽早发现、及时干预。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jkh@hmkx.cn)处理。
关键词:
主动脉瘤,高血压,拆弹,瘤体,手术,血管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 医生交流群 加入
  • 医院运营群 加入
  • 医技交流群 加入
  • 护士交流群 加入
  • 大健康行业交流群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剩余5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