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当至亲突然离世,我们该如何面对?这部日本电影,拍出了答案

2021-04-27   漫说健康

人生只能活一世,死亡不知何时来,且行且珍惜。

对于死亡,你害怕吗?

事实上,没有一个人敢说自己不害怕,甚至在很多国家文化中,死亡是忌讳的。

生死是人生大事,对比新生命诞生所带来的喜悦而言,旧生命的逝去难免让人悲伤落寞。

前几天,小康医生身边一个同事意外逝世,第一时间感到却是惊讶。尽管我们每天见证了太多生死,但一旦发生在自己身边,还是感到无法接受和唏嘘。

凡是与生死相关的话题,都能带上严重凝重的氛围,甚至是悲伤和痛苦。

但往生者已逝,生者又该如何面对呢?一旦亲人离世,我们又该如何面对,直面死亡呢?

而今天,小康医生给大家推荐一部电影《入殓师》。

死亡就是一扇门,它不意味着生命的结束,而是穿过它进入另一阶段。

——入殓师

电影中并不复杂,大悟原本在乐团做大提琴手,自己借钱买了一把价值不菲的专业级大提琴,没想到刚当乐手的4个月后,乐团却解散了。

顿时失业的大悟只好卖掉大提琴,带着妻子回到自己老家居住。

而为了谋生,他阴差阳错进入了婚丧公司的入殓师行业,刚开始拒绝的他,一听到丰厚的待遇,于是只好先接手试试。

然而第一天,大悟却遇见了一位已经死去一周,尸体已经腐烂的独居老人,让他受到生理和心理双重打击。

甚至回去后,为了除去那种味道,他在浴室洗了一遍又一遍。

然后紧紧抱住自己的妻子,仿佛用力去感受活人的心跳和温度。

他不敢将自己从事的职业告诉给妻子,只能借着幼年的大提琴,用音乐来倾诉。

但很快随着跟老师傅的工作,大悟也逐渐认识到这个职业的使命,当师傅充满仪式和敬意为刚刚病逝的夫人化完妆,鲜活美丽的面容,仿佛只是睡着了。

整个仪式平静且温柔,让大悟意识到生命与死亡的两端包含爱意和遗憾。

但很快,在这个不大的小镇里,他的工作很快就被妻子和朋友所发现。

朋友拒绝跟他打招呼。

妻子劝阻他辞掉工作,甚至还无意中说出了“别碰我,肮脏。”

然而,面对妻子的离去,以及朋友的不解,大悟并没有放弃自己工作,相反他更爱上这份工作,意识到这份工作对往生者的意义和家属的宽宥。

见惯了生死,便也多了一份淡然与尊重,每一个往生者背后都有自己不一样的故事。

随着朋友的母亲意外离去,大悟为她整理妆容时,也细心戴上了她生前最爱的黄围巾。

他的朋友也理解了大悟的职业,也看了为他操劳一生的母亲最后一眼。

最后电影中,大悟得知自己那位童年时抛弃他的父亲,已经病逝了。

原本对父亲充满怨恨的大悟,当为自己记忆中模糊的父亲入殓时,发现父亲还一直收藏自己小时候捡的石头,所有的陈年往事都一笔勾销。

大悟也才意识到自己一直从未被父亲遗忘,他将那颗象征爱的鹅卵石送给了自己怀孕的妻子,妻子也理解和支持丈夫这份职业。

逝去并不是终结,而是超越,走向下一程

事实上,整部电影虽说讲述入殓师的工作,但核心还是围绕着“生死”。

就如同电影中殡仪馆里的火化师所说:

“死可能是一道门,逝去并不是终结,而是超越,走向下一程。正如门一样,我作为看门人,在这里送走了很多人,最后我们只需要说:一路走好,总会再见的。”

虽说在很多国家文化意识中,死亡更多带有黑暗、消极的色彩,很多人都畏惧死亡,忌讳死亡。

但事实上,死亡是必然的,我们谁都躲不过这个最后的结局。

电影用一个温暖平缓的调调,去讲述那位生命不可承受之重,至亲的生离死别,每个人终究都会面对,被留下的人无疑是痛苦。

但唯有直面死,是对生最大的感悟。

人这一生,就仿佛跟电影中的鱼一样,一直活在奔波之中。

在上游出生,在下游长大,然后逆流而上,回到最初的地方,结束了自己一生。

操劳一生,最终你我都要告别这个世界。

对于死亡,无疑是一场郑重的告别,无论是那种仪式,都只是为了慰藉活着的人----

人生只能活一世,死亡不知何时来,且行且珍惜。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往生者,入殓师,离世,生死,仪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相关阅读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