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的学科建设体现了医院医疗技术能力和质量水平高低,只有建立起强大的学科体系才是实现医院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当前,随着人工智能、医学影像、分子诊断、微创手术、靶向药物治疗、数字化医疗等生物医学及科技的加速创新,疾病防治手段和医疗服务水平也不断提升,临床医学发展已逐渐从单学科、单领域迈向多学科、跨领域的交叉融合和紧密协同式发展,“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已开始发生转变,整体协同发展模式正在成为临床医学新的发展趋势。
诊疗模式的变革
医院诊疗模式的变革,可以概括为以下4种类型。
(1)单学科诊疗模式。患者根据疾病发作器官的划分在医院寻找对应学科进行诊疗,一旦不属于该科室救治范围,患者只能够重新到其他对应科室进行就诊。这种单学科的诊疗模式,医生与患者属于一种“一对一”的就诊模式,患者一旦有多个疾病或重大疾病其诊疗状况与体验都比较差。
(2)松散协作医疗模式。以疾病为中心进行学科交叉整合,将门诊相关科室、检查设置在同一区域,实施联合诊治,相关器官的内外科病区重新布局,打破学科间藩篱,以学科群模式发展,是一种学科松散协作的模式。
(3)多学科协作医疗模式(Multidisciplinary Teamwork,MDT)。 是针对某种疾病或某个系统疾病,由两个以上的相关学科组成相对固定的专家工作组,通过定期的多学科临床讨论或查房,为患者提出最优选的整体诊疗方案的诊疗模式。MDT模式是上世纪60年代在美国由梅奥诊所首先提出的,90年代后经过MD安德森等医疗中心的正规化后迅速发展。首先是集中在肿瘤诊疗领域,现已经广泛应用于神经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肾功能衰竭等复杂疾病治疗,肿瘤MDT现在仍然占到美国所有疾病MDT的60%左右。以病人为中心的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能较好地解决综合医院“专”与“全”的矛盾,使传统的个体式经验性医疗模式转变为现代的小组协作规范化决策模式,由此推动全方位、专业化、规范化诊治策略与合理化医疗资源整合配置。该治疗模式特别适用于肿瘤、肾功能衰竭、心力衰竭等复杂疾病的诊断。为了提高医疗质量,2007年我国部分医院正式开始采用了MDT模式。但是,到目前为止我国医院开展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尚处于起步发展阶段,一项调查显示我国三级公立医院MDT开展率为67.31%,开展的平均时间是3.36年。医院管理人员对本院多学科协作诊疗流程的满意度偏低。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的组织方式、收费方式、激励方式等尚没形成统一的机制。
(4)以系统疾病为中心的多学科融合模式。如上海市在2017年发布的《上海市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十三五”规划》中就提出“鼓励学科融合,建立以疾病为中心的专病专科临床诊疗中心,提升学科综合实力”。通过整合多学科资源,紧密型交叉发展,以特定疾病为中心建立全诊疗链式服务模式,将成为未来疾病诊疗的一种重要模式。通过中心化建设可以打破学科间的壁垒,融合医、药、护、技及营养、心理、康复等诸多专科医师,不仅使患者获得规范化、个体化的治疗,还可增强学科间交流、促进学科间合作、提高临床诊治水平。今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议上,指出以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为目标,强化体系创新、技术创新、模式创新、管理创新,更好提供优质高效医疗卫生服务。这种以系统疾病为中心的多学科融合模式,也是促进医院高质量发展的一种医疗服务模式的创新。
如何进行多学科融合模式发展
医院的学科建设体现了医院医疗技术能力和质量水平高低,只有建立起强大的学科体系才是实现医院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1、鼓励医院进行诊疗模式变革。在今年的全国医疗管理工作会议上,国家卫生健康委对于如何进行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国家卫健委今后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坚持存量改革与增量发展相结合,存量改革就是做好4个协同,区域协同、机构协同、专科协同、人员协同。其中在专科协同方面,将探索心脏中心、神经中心、肿瘤中心等综合学科发展模式,促进专科协同发展。卫生主管部门已经意识到,需要积极推动医院进行诊疗模式变革,建立以系统疾病为中心的多学科融合模式,来改变公立医院运营管理模式和重大疾病的医疗救治能力。从医院管理的角度来看,多学科融合发展将发挥着学科自身建设、学科之间共同建设及相互交叉协作所产生的综合效能,在管理模式创新、服务流程优化、诊疗水平提升等方面能够带来显著成效。
2、加强人才建设培养。人才是多学科融合发展建设的根本。以疾病为中心的多学科融合,涉及到“医、教、研、人、财、物”各个环节,需要通过凝聚多方资源,只有加大人才培养才能带动技术水平与科研能力的提升。
3、建立综合学科内部的学术交流培训机制。为相应专科医务人员制定相应的教育培训计划,建立基于医疗技术、质量控制、临床路径、单病种质量等方面的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的综合评价机制。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