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身在何处,持续进行ROSC后都应立即进行复苏后护理。对于院外心脏骤停,请考虑将其运送到心脏骤停中心。
一、诊断心脏骤停的原因
二、气道和呼吸
氧合的控制:
ROSC后,使用100%(或最大可用量)吸氧,直到能够可靠地测量动脉血氧饱和度或动脉血氧分压。ROSC后,一旦能够可靠地测量SpO2或获得动脉血气值,则设定吸入的氧气以达到94~98%的动脉血氧饱和度或10~13kPa或75~100mmHg的动脉血氧分压(PaO2)。避免ROSC后发生低氧血症(PaO2<8kPa或60mmHg)。避免在ROSC后发生高氧血症。
通气控制:
在机械通气患者中获取动脉血气并使用呼气末二氧化碳。对于在ROSC后需要机械通气的患者,调整通气以达到正常的二氧化碳动脉分压(PaCO2),即4.5~6.0kPa或35~45mmHg。在接受目标体温管理(TTM)治疗的患者中,应经常监测PaCO2,因为可能会发生低碳酸血症。在TTM和较低体温下,通常使用体温或非体温校正方法来测量血气值。使用肺部保护通气策略,目标为潮气量6~8 mL/kg。
三、冠状动脉再灌注
四、血流动力学监测和管理
五、癫痫发作的控制
我们建议使用脑电图(EEG)诊断有临床惊厥患者的电子记录癫痫发作并监测治疗效果。为治疗心脏骤停后的癫痫发作,除镇静药外,我们建议左乙拉西坦或丙戊酸钠作为一线抗癫痫药。
我们建议对心脏骤停后的患者不采取常规的预防癫痫发作的措施。
六、体温控制
七、一般重症监护管理
八、对于因心脏骤停复苏而昏迷的患者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