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伤口的清洗方式与清洗液选择的应用进展
慢性伤口是一种不能正常、有序、及时修复且修复后不能恢复正常结构和功能的伤口。临床上以糖尿病足、压力性损伤、下肢动静脉溃疡等为主要类型。据统计,目前我国糖尿病人数已超过1亿,患糖尿病足风险的人高达1500万,明显高于世界平均水平[1]。另有研究发现,住院患者压力性损伤发生率为9.8%~19.7%,同时下肢动静脉溃疡患者数正持续增加[2]。因慢性伤口具有高发病率、高危险性等特点,若不能及时得到处理,会延误患者最佳救治时机,致使发生截肢等损害身心健康的后果,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现已成为医疗护理领域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之一。感染是慢性伤口经久不愈的一个重要因素,随着老龄化社会慢性病患者逐年增多,慢性伤口患者数量逐年递增,造成极大的社会负担。正确选择清洗方式及清洗液对慢性伤口愈合起关键作用。
1 伤口清洗方式
2 冲洗液的选择
0.9%氯化钠溶液。目前临床最常用的伤口冲洗液是0.9%氯化钠溶液。因其具有等渗性、普适性和无干扰性等优点,适合大多数伤口的冲洗。研究显示,0.9%氯化钠溶液作用机制是利用液体的漂浮性及流动性,去除伤口表面的异物和部分细菌,但没有杀灭创面定植菌的作用[9]。因此,当伤口出现大量坏死组织、细菌严重定植或感染时,用0.9%氯化钠溶液清洗不足以达到清洁效果。
中药冲洗剂。
传统中医理念下,糖尿病足属于中医脱疽范畴,大多以瘀血阻滞、脉络痹阻、湿浊下注等发病,治疗大多以消肿祛腐、清热解毒、散结通络为主。研究表明,中药洗剂具有解热、抗炎、消炎等作用,可改善局部组织血液循环,加快组织复原,进而促使上皮细胞再生与恢复。复方黄柏液为临床上常用的中药冲洗液,其作用安全可靠,可有效提高溃疡愈合效果[14]。目前,中药足浴也已作为一种辅助和替代疗法,临床应用于糖尿病足患者创面,以改善血液循环和控制感染。
3 小结
(小阿喜)
参考文献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