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堆发现古丝绸,几千年前的人都是怎么穿衣服的?
时隔三十多年,三星堆因其无与伦比的色彩,又一次抓住了全球人民的眼球。
无关性别、年龄与圈层,就连平时不善言辞的老爸都主动以此为话题,与我进行了一次跨越时间与空间的学术探讨,父子情因三星堆相聚。
要知道,上次我们互相输出观点,还是看春晚。
此次中国一口气连拆6个盲盒,黄金面具、玉琮、顶尊铜人像、象牙、方尊和古丝绸。每一件都带来了各式各样的猜想,也在社交媒体上引发了一波热烈的考古浪潮。
有人说三星堆的新发现会改变中华文明历史,也有人更是直接联系到了外星人…
而作为一个古装剧爱好者,在看到古丝绸时,我也不由自主产生了疑问:古人的衣服真的会像电视剧中一样色彩鲜艳吗?
就当我把这个问题甩给老爸,他的已读不回让我发现事情并没有想象的简单,幸好经过多此查证,终于寻到了一些端倪。
但凡踏足过博物馆的人,应该都看到过五颜六色的古代服饰。
故宫博物馆、孔子博物馆、中国丝绸博物馆等等,至今都存放着大量的纺织品文物,而这些文物大多都还留有色彩的痕迹。
比如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印花敷彩纱,袍面色彩就相当鲜艳,有朱红、粉白、墨黑、银灰、冷灰和暖灰等颜色。[1]
还曾有人对吐鲁番出土的一批唐代丝织物做过色谱分析,找到了24种颜色。
每次看到这样的景象,都很难不佩服古人的智慧,能够在没有化学染料的时代,玩出这么多花样。
而要说起中国染色的历史,至少可以从3000多年前的商代说起,那时候的衣服颜色,以暖色居多,尤其是以红、黄为主。[2]
之后古人们在对于色彩的追逐也从没停下,从周朝开始还会设有管理染色的官职染草之官,也称染人。
再近一点,秦代染色司,唐宋染院、明清蓝靛所,这些都是服务于专门服务于颜色的管理机构。[3]
不仅有墓葬、遗址出土的文物,就连各种古籍中也有很详尽的文字记载。
从东汉时期的语文工具书《说文解字》中的记载来看,汉代当时可以运用的颜色就已经有数十种,比如,红色类就有红、绛、绯等,黄色类有郁金、半见、蒸栗等,绿色类有绿、綟等。
可以说,今天流行的色彩,都是古人玩剩下的。
可就算知道了古代服饰确实颜色鲜艳,那如此多的颜色从何而来,又是如何做到千百年之后到不掉色的?
要知道,哪怕是现代化学技术染出来的衣服,还是会经常给你惊喜。
当时的染料来源大体可以分为三类,草木染、矿物染和动物染。[4]
草木染简单来说,就是提取天然植物中的色素。
按照颜色分类,红色有红花、苏木、茜草;黄色有槐米、黄栌、栀子;蓝色有马蓝、蓼蓝、菘蓝,紫色有紫草和核桃皮等等。
比如被人熟知的黄色龙袍,或者相传武则天爱穿的红色石榴裙都是通过草木染制成的。
其次,矿物染则是使用可以溶于水的有色矿石。可以染出红色的朱砂,染白的绢云母,染黄的石黄都是古代常用的矿石。
相比植物染,矿物染想要达到较好的染色效果,对矿物的质量和染色技巧都会有更高的要求,所以应用的场景不算多,基本都集中在染色早期。
至于动物染,最著名的是染出紫色的骨螺和染出红色的胭脂虫。但因为品种较少,也更加名贵,是目前所知的古代最珍贵染料之一。
而除了选择什么样的材料进行染色之外,古人的染色技术也十分了得,直接染色法、媒染法、还原染色法都是当时比较盛行的技法。
也正是用了这些技法,在染坊进行多此染色,让色彩更加牢固。再加上古代洗涤剂对衣服损伤较小,才能做到保持上千年不褪色。
当然,不管具体使用哪种方法,其实都是应用着天然染料,都是从大自然中汲取颜色。
这样的操作与如今的化学染料加工,存在着根本的不同。
目前使用最广的化学染料,也可以称作是人造染料,主要通过煤焦油分馏或石油经化学加工而成。[5]
除了成分上的区别,古人使用的天然染料染色过程更复杂,颜色选择也没那么多,在这些方面化学染料更占优势,后者也顺理成章地成为了大众市场的首选。
所以,到底什么染色技术更适合我们呢?
说到这里,不得不感概这个技术发达的时代,已经有更加多元的选择给到每一个人的面前。
传统的化学染色、天然染色,新兴的活性染色、仿生染色等等都正在活跃于各种场景。
而这其中,令我感到十分惊喜的是,近几年开始火热的水果染技术,因为它直接把我们常吃的水果染到衣服上了。
当然,水果染最吸引人的地方肯定不止如此。作为一种创新的染整工艺,水果染背后也需要大量的研究实验做支持。
每种颜色要用到不同的水果配方,所用布料的种类以及大自然光照的状态也会影响最后的呈现效果。
纯天然的水果,以及常温染色,不消耗蒸汽,没有任何化学助剂和化工染料,让整个染色过程都更不会产生任何化学废水。
除此之外,水果染产品的色素均来源自天然水果,染色后的产品在近紫外线区和可见光区的光谱积分面积比值大于6,色彩自然淡雅,对视力有十分不错的养护效果。
布面还会形成一层天然活性果胶,有亲肤吸湿透气这样的额外特性,这都是其他染色产品难以比拟的。
时至今日,我们对颜色的追求不应该局限于表面,是否环保、是否安全正逐渐成为审视一件衣服的主要评价标准。
作为国民服装品牌的海澜之家,也一直从根本出发,为我们提供着更安心更舒适的产品。
最近,海澜之家就将水果染这种技术运用到更注重染色品质的童装上,推出全新水果染童装系列产品。
这个过程只为了将水果染技术运用成熟。其中使用达到《果蔬汁饮用卫生标准》的水果染液,不仅践行了严格的卫生标准,也将水果染的特色尽可能发挥出来。
最后成品的耐干摩擦色牢度、耐水色牢度、耐酸汗渍色牢度、耐碱汗渍色牢度、耐唾液色牢度等指标也均达到国家婴幼儿纺织产品标准,兼顾品质与性价比。
身体总是先行于大脑,感受来自美学的震撼。
当孩子穿上水果染制成的衣服,从视觉与触觉中感受造物有灵,美物走心,也不失为一种方式将古时候的情怀传承至今。
而做出这些水果染童装的海澜之家,背后藏着的也正是属于一个品牌应该有的温度。
含泪编辑 | 春花
吐血撰文 | 紫薇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