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岁前多锻炼,50岁后少锻炼,60岁后不锻炼”这是长寿必知金句

2021
04/23

+
分享
评论
快速问医生
A-
A+

在平时生活中,可能很多人都听说过“40岁前多锻炼,50岁后少锻炼,60岁后不锻炼”这句话

  在平时生活中,可能很多人都听说过“40岁前多锻炼,50岁后少锻炼,60岁后不锻炼”这句话,那么这种说法到底是从何而来呢?

  其实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观点,主要是因为很多人都认为,随着年龄不断增长,身体素质会出现下降,如果再进行体育活动的话,很可能会导致身体过度疲劳或引发关节受伤。

  所以年纪越大,对运动量的需求就越少。在过了60岁以后,则完全不再需要运动。

  这种观点真的具有科学原理吗?

  事实上,无论处于哪个年龄阶段,保持合理的运动量对于维持身体健康都是非常重要的。

  所以即使是在60岁以后,也不能说可以完全不再需要运动。只不过此时在运动保养的问题上,一定要多花些心思选择适合的运动项目以及运动量。

  1、患有心脏类疾病

  其实在患有心脏类疾病的情况下,无论是年轻人还是老年人,对于体育锻炼都是应当提高警惕的。千万不要强行开展运动强度过高的体育项目,这是很容易因心脏负担过大而引发生命危险的。

  因此,对于患有心脏类疾病的老年人来说,在日常锻炼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选择轻缓类的运动,如慢走、太极、舞剑等。

  这些运动对身体能量的消耗较少,且不会给心肺增加过大负担,且每日只要适当锻炼15~20分钟即可。

  2、患有糖尿病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除了不能进行过高强度的体育锻炼以外,还需注意的一点是不要在早晨进行大量的体育锻炼。

  因为人体血糖在早晨往往处于比较低的水平,此时若进行体育锻炼的话,可能会因血糖大幅下降而对身体健康造成损伤。

  3、腿脚不便

  对于存在关节受损、腿脚不便问题的老人来说,适当减少锻炼量是非常有必要的,否则很可能会因运动过量而导致腿部健康进一步受损。

  不过大家需要明确的一点是,对于腿脚健康存在问题的老年人来说,虽然不能大量进行体育运动,但也不是说一定要选择久坐不动。

  经常久坐对血液循环和人体代谢都是非常不利的,所以在天气较好时,适当进行室外活动对此类人群维持身体健康也是相当有必要的。

  如果身体状况允许的话,不妨借助手杖等物适当多走动一会,这对于促进双腿血液循环是非常有好处的。

  所以总体说来,即使是在过了60岁以后,也不必完全放弃运动保养,只要在身体可承受范围内,根据实际状况选择科学合理的运动量和运动项目,不仅不会对身体健康造成危害,而且还能达到非常好的增强心肺功能、促进人体代谢、预防消化不良效果。

  不过需特别注意的一点是,老年人如果在运动过程中出现身体不适或体力不支状况的话,是一定要尽快停止运动、及时进行身体检查的,千万不要勉强坚持。

本文由作者自行上传,并且作者对本文图文涉及知识产权负全部责任。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邮箱:nanxingjun@hmkx.cn
关键词:
身体健康,体育锻炼,运动量,老年人,糖尿病,长寿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剩余5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