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气分析之无痛采血法
2021-04-22
检验之声
我行我show!中国医院管理案例评选,医院卓越管理实践大秀场。点击查看
结合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协会(CLSI)动脉采血部位选择标准,首选桡动脉。
1.桡动脉位于手腕部,位置表浅,易于穿刺。患者合作程度高,随时可以观察穿刺部位。
2.有尺动脉作为侧支循环。
3.对周围组织损伤程度低。一般不宜选股动脉。股动脉血管虽然相对较粗,但是股动脉周围神经血管比较丰富,而且解剖位置复杂,操作不慎很容易造成周围神经损伤和皮下血肿等并发症。
1.患者体位:
患者取平卧位或坐位,手掌朝上伸展手臂,腕部外展30°绷紧,手指自然放松。必要时使用腕枕保持角度和定位。
2.操作者站位:
动脉血是离心血,采血时应确保针尖斜面朝向病人心脏方向,利于血液进入动脉采血针内。为保证针尖向心,采集患者左上肢时,操作者应站在患者左侧肢体内侧。采集患者右上肢时,操作者应站在患者右侧肢体外侧 (简称“左内右外”)。
3.穿剌点确定:
距腕横纹一横指(约1-2cm)、距手臂外侧0.5-1cm处,食指单指定位桡动脉搏动最明显部位为穿刺点。
4.消毒:
充分暴露穿刺部位,常规局部皮肤消毒两遍,消毒区域以穿刺点为中心,直径>5cm,自然待干。
5.穿剌采血:
用已消毒食指再次确认穿刺点,使穿刺点固定于手指下方。另一只手,单手以持笔姿势持动脉采血器,针头斜面向上逆血流方向。
微移定位食指(不离开皮肤),暴露定位点,与皮肤呈45-90°角缓慢刺入。见血后停止进针,待动脉血自动充盈采血器至预设位置后拔针。
6.按压止血:
拔针后立即用干燥无菌纱布或棉签按压5-10min止血。如果患者正在接受抗凝药物治疗或凝血时间较长,应在穿刺部位保持更长时间的按压,并观察穿刺部位有无出血。
7.标本处理:
文章来源:中卫护研院,订阅号若有侵权或转载限制请联系我们(或在公众号下方留言),我们将第一时间联系您并进行删除。
编辑:青翠欲滴
审校:晨晨
采血器,血气,分析,动脉,穿刺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
赞+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