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间就是大脑,确定缺血半暗带是缺血性脑卒中治疗基础。”
01
—
缺血半暗带(ischemic penumbra,IP)
急性脑梗死病灶由中心坏死区及其周围的缺血半暗带组成,半暗带组织的血流低于维持正常脑功能的水平 ,但高于引起脑组织坏死(形态结构改变)的水平 ,在一定时间内半暗带脑组织仍具有活力 ,如及时恢复血流或进行脑保护 ,该组织可能存活下来 ,否则将演变成坏死组织 ,所以急性脑梗死治疗的关键就是及时挽救缺血半暗带。
02
—
动脉取栓时代的“缺血半暗带”
2018年DAWN和DEFUSE-3研究,根据“缺血半暗带”,即存在不匹配的急性梗死患者,采用动脉取栓及时开通血管,扩大了缺血性脑血管病动脉取栓治疗的时间窗。因此在动脉取栓时代,掌握半暗带的理论和实践更加重要。
DEFUSE-3试验入组的每个患者,其错配相关的两个指标:灌注缺血区和梗死核心,均采用了第三方软件平台--- RAPID®自动计算。
03
—
基于影像的缺血半暗带判定
基于影像的缺血半暗带判定,即Mismatch,又叫"不匹配"或"错配",采用CT/MR成像方法,间接测定缺血半暗带,选择合适的病人干预。
最常用的影像学半暗带判定是基于CTP的mismatch(CBF-CBV、TTP-CBV、MTT-CBV、Tmax-rCBF)
CTP的常见参数有:脑血容量(CBV)、相对脑血容量(rCBV)、脑血流量(CBF)、平均通过时间(MTT)、相对平均通过时间(rMTT)、相对延迟时间(rDT)。
下面这例患者是,女性,65岁,突发右肢无力言语不清4.5小时,基于CTP的评估发现,CBF/TTP/MTT减低而脑血容量(CBV)下降不明显,存在“缺血半暗带”
而另一例患者男性54岁,突发意识障碍5小时,同样行CTP的评估,发现CBF/TTP/MTT和CBV均减低,不存在“缺血半暗带”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