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专业护理小组——营养小组在降低血液透析患者营养不良发生中的促进作用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高达23%-76%[1],不仅使患者生活质量下降,更重要的是营养不良可引起抵抗力下降,导致反复感染或感染难以控制,甚至出现心功能不全,最终导致死亡率攀升。研究认为,营养不良是血液透析患者治疗中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也是影响患者长期存活和生存质量的重要因素[2]。因此营养管理是血液透析治疗的基础,也是患者自我管理的关键,与药物治疗同等重要。
随着透析病人健康理念的转变,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日益提高,我科294名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2019年营养不良的发生率高达47.6%。怎样降低透析患者营养不良的发生率?医护人员能从哪些方面着手来改善这一现状呢?为此,科室在护士长的带领下,成立了营养小组,希望通过医护共同合作,为透析患者的营养管理保驾护航。学组分别从以下六个方面,对透析患者进行全程、全过程的营养管理。
一、新入透析患者的营养管理
2020年1月-6月我科新入透析患者68人,同时患有贫血及低蛋白血症的患者占78.6%。由于未进入血液透析患者,为减少尿液中蛋白质的排出量,减轻肾脏蛋白质、氨基酸代谢的负担,延缓肾功能减退的速率,延缓进入透析时间,不得不采用低蛋白饮食。同时,由于患者对疾病认知的匮乏以及肌酐升高所带来的胃肠道反应,病人食欲减退,因此多发生营养不良的状况。针对这一情况,我们营养小组由专人负责采集所有新入透析患者的营养化验指标,固定三名护理人员,负责新入患者的饮食管理,为首次透析患者发放营养宣教手册,为病人答疑解惑,患者前三次透析治疗时,均有护理人员对其进行营养宣教,同时帮助病人学习及制定合理的饮食方案。
二、37度健康管理服务
科室在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基础上,根据科室特点,重视透析患者的营养和康复,科室打造37度的“一科一品”服务措施。针对营养方面,科室将透析初期(透析时间<6个月),HCG<100g/L,ALB<35g/L的患者纳入营养小组重点管理目标人群。由营养学组成员进行定时(每周三次)、定人(同一护士)一对一健康管理和床边个体化营养宣教。主要内容包括每日蛋白质、热量、钠、脂肪等摄人量,优质蛋白饮食,饮食原则的掌握等[3]。一个月强化宣教后,指导患者进行三日饮食日记的记录,饮食日记是将饮食管理落实到实处的关键,科室通过鼓励患者记录饮食日记,能清楚的看到患者吃了什么,喝了什么,并且知道吃了多少,喝了多少,可以及时调整患者的饮食计划[4],然后对患者的三日饮食日记进行分析,营养小组责任护士负责制定透析食谱,提供给患者参考。第二个月,再由专职营养护士在患者每次透析治疗时,询问透析间期饮食情况,是否按照透析食谱进行进食,并对营养缺失情况,进行有针对性营养宣教。第三个月,为患者进行HCG、ALB化验检测,查看患者营养不良的改善情况。
三、每月举办营养课堂
四、根据透析患者饮食原则制作科室营养量表
五、医护管理一体化
六、互动式提问验收学习效果
在科室成立营养小组以来,小组成员为透析患者营养管理做了大量工作,分别从集中宣教、一对一床边宣教、饮食日记的记录与反馈、统计透析患者营养知识知晓率的方面对患者进行全面管理。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2020年6月-12月,科室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降至35.4%,透析初期患者营养达标率高达73.6%。亚专业护理小组的建设,大大改善了患者的营养状况,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调动了护理人员的主动参与科室管理的积极性。
郑州人民医院 血液净化室
(郝银银 王柠)
参考文献
[2]舒亮辉,朝亚.综合营养评估法在维持性透析患者中的临床运用进展[J].中国血液净化,2020,19(2):130-133.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