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Stroke:取栓次数再讨论

2021-04-20   天坛晓川大夫
我行我show!中国医院管理案例评选,医院卓越管理实践大秀场。点击查看
血管内治疗(EVT)是大血管闭塞性卒中的标准治疗方案,成功再灌注是良好临床预后的最重要的可修改预测因子。通常,需要多次取栓才能达到成功再灌注。在持续性闭塞的情况下,目前还不知道在终止手术之前应该进行多少次取栓。
研究表明,首次取栓后能够达到 TICI 3的患者患者其临床预后最佳。通过多次取栓,可以提高再灌注成功率,但是其对临床预后的影响还不完全清楚,文献中的结果相互矛盾。在一些研究中,多次取栓与良好的临床预后呈负相关。相反,最近的一项研究表明,成功再灌注所需的取栓次数不能预测良好临床预后。大多数研究都是单中心分析,其结果都是基于取栓次数的二分法。因此,后续的每次取栓对临床预后的影响是不清楚的。
2021年2月来自德国的Fabian Flottmann等在 Stroke 上公布了他们的研究结果,本研究提供一个详细的分析,描述了取栓次数对功能结果的影响。


在这项观察性队列研究中,分析了2015年6月至2018年4月期间来自前瞻性德国卒中登记的2611名患者。纳入了急性前循环卒中接受了血管内治疗的患者。成功再灌注定义为TICI 评分2b或3分。主要结局定义为90天时功能独立性(mRS评分为0-2)。
1225例患者符合纳入标准。良好临床结局几率随着取栓次数(成功再灌注所需的次数)的增加而降低:第一次取栓具有最高几率的良好临床结局(aOR,6.45[95%CI,4.0–10.4]),第二次取栓(aOR,4.56[95%CI,2.7–7.7]),最后是第三次取栓(aOR,3.16[95%置信区间,1.8–5.6])。
最终作者认为,前3次取栓的成功再灌注与改善临床结局有关(vs 未再灌注)。他们得出结论:血管内治疗前循环卒中应至少进行3次取栓。
文献出处:
Stroke. 2021 Jan;52(2):482-490. doi: 10.1161/STROKEAHA.120.029830. Epub 2021 Jan 20.
Good Clinical Outcome Decreases With Number of Retrieval Attempts in Stroke Thrombectomy: Beyond the First-Pass Effect
临床结局,取栓,灌注,血管,卒中

相关阅读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