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文章了解重症肌无力
不同类型重症肌无力的症状:
(1):眼肌型肌无力:眼皮下垂,复视斜视,视力模糊,眼球转动不灵活等
(2):四肢型肌无力:颈软、抬头困难,转颈、耸肩无力,抬臂、梳头、上楼梯、下蹲困难等
(3):延髓型肌无力:咀嚼无力、饮水呛咳、吞咽困难,构音困难等
重症肌无力发病原因
重症肌无力的发病原因分两大类,一类是先天遗传性,极少见,与自身免疫无关;第二类是自身免疫性疾病,最常见。同时重症肌无力患者中有大部分伴有胸腺增生或伴发胸腺瘤。
从中医角度看,重症肌无力多是因为脾胃虚损,脏腑内伤,肢体筋脉失养所致,脾胃受损,水谷饮食则不能化生精微,气血化生无源,五脏六腑、四肢百窍由此得不到水谷精微物质濡养,故可见四肢无力、全身乏力甚或肌肉萎缩。
常规治疗误区
(2) :我们的认识(信号—信号源之间的关系)
疾病名称不过是人们为方便统一认识对于他的一个命名,不管是眼睑下垂,或者肢体无力,归根到底是身体五脏六腑等所反应出来的一个“信号”,提示你,身体正出现问题。例如:汽车故障灯亮起,说明发动机有问题,我们应当修理发动机,并非处理故障灯问题。
(3):认识的发展带动治疗理念(治重症肌无力=治感冒)
在认识的基础上总结出:治疗重症肌无力病跟治感冒是一样的。为什么这么说?通过我们的研究发现,感冒,痔疮,肿瘤等或者其他任何疾病,都是一种信号,告诉我们身体出问题了(区别只是信号轻重、反应强弱)。现实中,为什么很多病没治好呢?因为很多人认识上出问题了,把信号当作病源去治疗,实际上感冒也好,肿瘤也罢,最终反应的是五脏六腑(信号源)的状态。
(4):认识的误区(认识局限,医疗技术正不断发展)
事实上,很多人认为重症肌无力治不好,不管是医生、患者,接触到过多的负面信息,对治疗失去信心,“非典”刚发生时,许多专家学者束手无策,然而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非典已不再是难题,重症肌无力能不能治好,关键在于有没有人掌握治疗的方法。
(5):治疗理念的改变促进治疗方法的变革
从病源出发,解决信号源问题,信号源(五脏六腑)恢复正常了,自然也就不会反应出相应的信号,信号消失了,那么就不存在所谓的疾病。
治疗方法
“中医”认为脾主肌肉,重症肌无力治疗重点在于健脾,恢复脾主运化、升清的功能,脾的功能恢复了,对肌肉的濡养作用恢复了,重症肌无力的临床症状就能缓解,传统的药物治疗方法服用经过胃肠道、胃肠黏膜进行吸收,一个药物的有效成分,可能只能吸收60%,吸收的60%之内,又只能有50%的有效成分能够到达病灶部位,所以,效果不理想,治疗周期长,通过仪器的靶向给药,而这些药又必须根据你的舌苔、唇色、病症开出对应的中药组方才能有效果,开出这些药的前期就是要有一个经验丰富的医生,对你的病情全面的辩证以后,才能给出适合的药物,提取的药物有效成分,能够准确直达病灶部位,中医认为,从重症肌无力的病机“脾胃虚损”出发,脾胃虚损可直接影响心、肺、肝、肾四脏。而心肺肾肝损伤也可反过来影响脾胃,形成相互影响、错综复杂的多维联系。故“补脾益气,平衡阴阳”是中医治疗重症肌无力的着眼点。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重症肌无力部落【版权申明】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