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粉刺类护肤品在痤疮中的应用

2021
04/21

+
分享
评论
西京皮肤张海龙
A-
A+

痤疮(acne vulgaris)是一种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好发于面部、前胸、后背等皮脂溢出部位,已成为全球患病率排名第八的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容貌及身心健康。

抗粉刺类护肤品在痤疮防治中的作用越来越显现,已成为单一或与药物、物理、化学联合防治痤疮的重要手段。


01 选择该类产品的必要性

痤疮的发生与雄激素诱导的皮脂大量分泌、毛囊皮脂腺导管口异常角化、痤疮丙酸杆菌定植、免疫炎症反应和遗传相关,还受内分泌、情绪、饮食、使用护肤品不当及日晒等因素影响。

与正常皮肤相比,痤疮患者皮脂腺增生,皮脂分泌增多,皮脂成分改变如角鲨烯升高,亚油酸含量较低,经表皮失水量增加,水分降低,需要外用控油、修复皮肤屏障的抗粉刺类护肤品调整皮肤状态,保持水油平衡,从而防止痤疮发生。

以粉刺为主的痤疮可外用药物或使用角质溶解或剥脱的抗粉刺类护肤品,不仅减少细菌耐药及药物的副作用,还可阻止粉刺转变为丘疹、脓疱,增加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外用和口服抗菌药物是治疗痤疮的重要手段,但长期使用可能导致表皮微生态的变化以及细菌耐药产生、色素沉着。

应用抗炎、抗菌的抗粉刺类护肤品有辅助防治痤疮,减少抗菌药物的使用、预防色素沉着、避免或减少细菌耐药的产生。

此,痤疮的治疗过程及治疗后恢复期,抗粉刺类护肤品在日常护理、协同应用、预防复发等全程管理上均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02 适用于痤疮的抗粉刺类护肤品的活性成分

1.抑制皮脂分泌

多种活性成分具有抑制皮脂分泌作用,如:榆绣线菊提取物中的多酚、甘草提取物、锯齿棕提取物、维生素A族、维生素B族(如2%烟酰胺)、富勒烯等。

2.角质溶解或剥脱

ɑ-羟基酸(包括乙醇酸、乳酸、果酸、扁桃酸等)、水杨酸、亚油酸等可有效抑制表皮角化、消除毛囊口角栓、减少及抑制粉刺的形成。

3.抗痤疮丙酸杆菌 

滇重楼提取物锌盐月桂酸或月桂酸乙酯等中链脂肪酸视黄醛山竹提取物等对痤疮丙酸杆菌具有杀菌或抑菌作用

4.抗炎、抗化学趋化

在痤疮病变的早期即有炎症反应参与,多种成分具有抗炎、抗化学趋化等作用,如烟酰胺、α-亚麻酸、二十碳五烯酸和二十二碳六烯酸、锌盐等,以及多种植物提取物,如马齿苋、茶树油、燕麦、芦荟、金盏花、积雪草、甘草、大马士革玫瑰、西洋甘菊、山竹等也具有抗炎作用。

5.修复皮肤屏障

光电、化学剥脱等治疗可导致痤疮患者皮肤屏障受损,此时,抗粉刺类护肤品应具备修复皮肤屏障的活性成分。

透明质酸可明显改善表皮通透屏障功能和增加角质层含水量,还具有抗炎作用;天然油脂提取物,包括橄榄油、葵花籽油、椰子油、燕麦油、摩洛哥坚果油等提取物具有修复皮肤屏障的功能,可缓解皮肤敏感程度,提高患者对治疗药物的耐受性。

6.光防护

紫外线与部分痤疮的发生与加重有关,且可增加炎症后色素沉着,某些药物如维甲酸类药物或抗菌药物可以进一步加重皮肤光敏感。含甲氧基肉桂酸乙基己酯、苯基二苯并咪唑四磺酸酯二钠等成分的化学防晒剂,以及含花青素提取物、芦荟提取物、茶多酚等成分的抗氧化剂,可降低皮肤的光敏性,具有光防护作用。


03 抗粉刺类护肤品在痤疮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1.日常护理

以皮肤油腻、粉刺、丘疹为主的轻型痤疮患者,可使用含控油、角质溶解或剥脱、抗炎、修复皮肤屏障活性成分的抗粉刺类护肤品进行日常护理。

如选用控油兼有修复皮肤屏障作用的中性或弱碱性清洁剂清洁,补充保湿水,再外涂具有控油、修复皮肤屏障的凝胶,局部皮损处外涂具有角质溶解、抗炎作用的乳液,2次/d。皮损消退后日常外擦防晒剂,以减少皮肤光损害。

2.协同应用

化学剥脱术和各种物理治疗后,皮肤易出现敏感、干燥、脱屑等或炎症反应,如红斑、瘙痒甚至渗出等,术后1周内外敷具有修复皮肤屏障功能的面膜,1次/d,3~5d后外涂具有修复皮肤屏障功能的乳剂或霜剂,2次/d;1周后配合使用具有光防护作用的清透防晒霜。

3.预防复发

重型痤疮转变为轻型痤疮停止口服药物治疗时,单独使用抗粉刺类护肤品或配合外用药物维持治疗,以预防复发。

应依据皮肤类型、皮损特点选择合适的成分。油性皮肤选择以控油、修复皮肤屏障成分为主;混合型皮肤为分区护理:T区控油成分为主、面颊部修复皮肤屏障成分为主;敏感性皮肤选择修复皮肤屏障、抗炎成分为主,局部粉刺点涂角质溶解或剥脱成分为主;炎性丘疹点涂抗炎、抗痤疮丙酸杆菌成分为主;炎症后色素沉着以祛除色素成分为主。


04 意事项

抗粉刺类护肤品虽具有安全有效等特点但在使用过程中如未依据患者的皮肤类型皮损特点合理选或过于频繁及选择不当也可加重皮损或导致皮肤敏感

因此需合理选择经过功效研究及临床验证有足够证据的抗粉刺类护肤品注意使用频率同时还需注意护肤品中的某些活性成分也可引起接触性皮需要使用前了解患者对护肤品接触过敏史必要时可做护肤品斑贴试验若使用过程中出现过敏反应需立即停用

参考文献:

[1]中国抗粉刺类护肤品应用指南专家组.抗粉刺类护肤品在痤疮中的应用指南[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19,33(10):1107-1109.

[2]Araviiskaia E,Dreno B.The role of topical dermocosmetics in acne vulgaris[J].J Eur Acad Dermatol Venereo,2016,30(6) : 926-935. 

[3]李利,何黎,刘玮等.护肤品皮肤科应用指南[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15,29( 6) : 553-555. 

[4]Zaenglein AL.Acne Vulgaris[J].N Engl J Med,2019,380(2) : 199.

[5]Dréno B,Bettoli V.Araviiskaia E,et al. The influence of exposome on acne[J].J Eur Acad Dermatol Venereol,2018,32(5) : 812-819.

[6]Zouboulis CC. Acne and sebaceous gland function[J].Clin Dermatol,2004,22(5) : 360-366. 

[7]Yamamoto A TK,Ito M.Impaired water barrier function in acne vulgaris[J]. Arch Dermatol Res,1995,287(2) : 214 -218. 

[8]姚争争,李斌,杜文鹏等.绣线菊属植物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进展[J].中药材,2016,39(4) : 934-941. 

[9]Kanlayavattanakul M,Lourith N.Therapeutic agents and herbs in topical application for acne treatment[J].Int J Cosmet Sci,2011,33(4) : 289-297.[10]Grant P,Ramasamy S. An update on plant derived anti-androgens[J].Int J Endocrinol Metab,2012,10(2) : 497-502. 

[11]Draelos ZD,Matsubara A,Smiles K.The effect of 2% niacinamide on facial sebum production[J].J Cosmet Laser Ther,2006,8 (2) : 96-101. 

[12]Inui S,Aoshima H,Nishiyama A,et al.Improvement of acne vulgaris by topical fullerene application: unique impact on skin care[J]Nanomedicine20117(2) : 238-241

[13]Yoon JYKwon HHMin SUet alEpigallocatechin-3-gallate improves acne in humans by modulating intracellular molecular tar- gets and inhibiting Pacnes[J]J Invest Dermatol2013133(2) : 429-440. 

[14]李利果酸活肤术在皮肤美容中的应用[J]皮肤病与性病201537(6) : 322

[15]Tang SCYang JH.Dual effects of Alpha-Hydroxy acids on the skin[J]Molecules201823(4) : piiE863. 

[16]Babilas PKnie UAbels CCosmetic and dermatologic use of alpha hydroxy acids[J]J Dtsch Dermatol Ges201210(7) : 488-491. 

[17]Dayal SAmrani ASahu Pet alJessner's solution vs30% salicylic acid peels: a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in mild-to-moderate acne vulgaris[J]J Cosmet Dermatol201716(1) : 43-51. 

[18]Bae BGPark COShin Het al. Salicylic acid peels versus Jessner's solution for acne vulgaris: a comparative study[J]Dermatol Surg201339(2) : 248-253. 

[19]Letawe CBoone MPiérard GEDigital image analysis of the effect of topically applied linoleic acid on acne microcomedones[J].Clin Exp Dermatol199823(2) : 56-58. 

[20]孙东杰涂颖何黎滇重楼乙醇提取物对痤疮发病相关菌抑制作用的研究[J]皮肤病与性病201335(2) : 67-69

本文由作者自行上传,并且作者对本文图文涉及知识产权负全部责任。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邮箱:nanxingjun@hmkx.cn
关键词:
粉刺类,护肤品,提取物,痤疮,皮肤,屏障,抗炎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剩余5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