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淇淋和薯片不能多吃!这些超加工食品让你上瘾,还毁掉你身体!
“食物多样化,营养更均衡”
我们经常听说这样的健康指南
很多人也是照做了
但是有些人
似乎对「多样化」有一点点误解
比如……
多种多样的食物≠食物多样化
特别是对「超加工」食物的多样摄入
会严重危害身体健康!
什么是超加工食品?
最先提出“超加工食物”这一概念的,是巴西圣保罗大学营养与公共卫生教授卡洛斯·蒙泰(Carlos Monteiro),教授把创造了一种食物分类方法,把食物分成了4类。
未加工或者微量加工的食物
经加工的烹饪原材料
加工食品
超加工食品和饮料
今天我们主要需要识别的就是这第4种,这里有一个简单的辨别方法:
通常指含有五种以上工业制剂,并且是高糖、高脂、高热量的食品。
泡面、火腿肠、乳饮料
炸鸡、汉堡、薯条
甜品、糖果
都是常见的超加工食品
超加工食品有什么危害?
“超加工食品”为了迎合大众需求:方便快捷。让食物可以远距离运送,易保存不易腐烂。然而,享受这种便利可能会付出代价。积累的证据表明,超加工食品会增加患慢性疾病的风险:
1、超加工食品越吃越胖
超加工食品的出现,在为人们带来方便快捷的同时,也悄然增加了体重过重的风险。
最近发表在Int J Obes上的系统综述与荟萃分析指出,超加工食品和额外的体重增加有关。
2. 糖尿病、癌症:风险增加
不健康的饮食是非传染性慢性病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除了肥胖之外,心血管疾病、2型糖尿病、肥胖和癌症为代表的疾病同样值得人们关注。
2020年5月,来自澳大利亚迪肯大学 (Deakin University)运动与营养科学系的研究人员分析了43项研究,其中有37项研究至少指出一项与超加工食品有关的不良的健康后果,而超加工食品对身体有益的证据却是一个都没有。
3. 高血压、冠心病:风险增加
研究发现,摄入较多的超加工食品与死亡风险、心血管疾病、冠心病、脑血管疾病、高血压、代谢综合征、超重与肥胖、抑郁症、肠易激综合征、总体癌症、绝经后乳腺癌、妊娠期肥胖、青少年哮喘和喘息以及身体虚弱有关。
4. “超加工食品”缩短寿命!
一项新的研究表明,超加工食品的高消费人群(大于每天3份)中端粒短缺的程度最高是普通人群的两倍。端粒短是细胞水平上生物衰老的标志。
这项研究表明,不当的饮食可能会导致细胞衰老比一般水平要来得更快。
4个改变,少吃超加工食物
“高热量”、“低营养”的超加工食品已经成了多数人的日常饮食的一部分。如果已经习惯性食用超加工食品,该如何改变?
1.注意营养搭配均衡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中建议每天要吃够12种食物。
具体下来,建议每天谷类、薯类、杂豆吃够3种;蔬菜、水果4种;畜、禽、鱼、蛋3种;奶、大豆、坚果类2种。
想要食物多样,需减少每种主食和菜的量,做到粗细搭配、荤素搭配、色彩多样。
粗细搭配:大米可以搭配粗粮如小米、玉米、荞麦、红豆等。
荤素搭配:西芹炒肉丝、西兰花炒虾仁、鲫鱼豆腐汤、小鸡炖蘑菇等都是荤素搭配的典型菜品。
色彩多样:不同颜色食物提供不同的营养素,如胡萝卜富含β胡萝卜素、紫甘蓝富含花青素、番茄富含番茄红素,这些生物活性成分可以参与人体抗氧化,对延缓衰老和抗癌都有帮助。
2.留意配料表成分
根据国家关于食品标签的规定,配料表成分的排序和添加量有关,成分含量越多,排序越靠前。
有些名字即使它排名很后,只要你看见可以直接打入冷宫,如植物奶油 、人造奶油、反式脂肪酸、高果葡糖浆等。这些都是十恶不赦的坏家伙,只会让你吃胖变丑身体差。
如果一定要购买超加工食品,建议挑选配料简单的食品。尽量不要选择热量值达到每百克2000千焦左右的食品。
3.零食选新鲜蔬果
如果已经养成了吃超加工食品的习惯,试着用新鲜的天然食物代替,逐渐减少吃精加工食品。
新鲜天然食物富含微量元素和植物活性物,对健康更有益处。
需要说明的是,某些加工技术和必要的添加剂是保障食品安全的工具,消费者不必盲目抵触,而是应关注食品加工的程度。比如纯牛奶、原味酸奶、原味坚果等就很好。
4.一个人也要多下厨
超加工食品的优势在于打开包装或稍稍加热片刻就能食用,保质期长、方便储存,可以一次性购买很多囤在家中。
这些对于快节奏生活的年轻人或独居者来说,似乎再“合适”不过了。但经过时间和摄入量的累积,负面效应就会慢慢显现。
文字参考:生命时报、丁香医生等
《丛玲带你看名医》团队编辑整理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违规、侵权请联系我们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