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迷恋果汁,当心血糖涨太快,还有脂肪肝风险!

2021-04-14   丛玲带你看名医
我行我show!中国医院管理案例评选,医院卓越管理实践大秀场。点击查看

水果要「吃」不要「喝」最好的饮料是白开水

“水果榨汁儿,我爱喝水果榨汁儿!我可以随意混搭,再配上水果寿司儿!”

最近,各大短视频平台上处处都能听到这首魔性的BGM,无数人被洗脑的同时,纷纷大喊“果断买个榨汁机,马上榨汁”。


醒醒吧,“鲜榨果汁十分健康”,根本就是一厢情愿的幻觉。



01喝果汁 ≠ 吃水果



水果中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可能早就随着一顿鲜榨,被排除在外了。


首当其冲的,就是膳食纤维。


吃水果蔬菜可以改善便秘,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其中富含膳食纤维。


打成汁后,不溶于水的膳食纤维,几乎都随着“果渣”被过滤了出去。底部那些少得可怜的沉淀物,也无法与水果本身含有的膳食纤维相提并论。

其次,果汁里的维生素C,也没有你想象中那么多。


榨汁过程中,细胞结构被破坏,维生素C暴露在光线和氧气中,会迅速氧化,失去营养价值。



02果汁是另一种形式的含糖饮料


早在几年前,WHO就开始呼吁各国的成人与儿童控制糖摄入量。


在一份指南中建议,成人和儿童应该将每天的游离糖(包括果糖、葡萄糖等单糖和双糖)摄入量降至总能量摄入量的5%以下,或每天25g(约6茶匙)以下。

事实上,一杯240ml的100%果汁,就含20-26g糖,和一杯同样体积的可乐含糖量并不差多少。


不仅含糖量高,从水果到果汁,糖本身的属性也发生了变化。


存在于水果细胞内部的糖,叫做“内源性糖”,它需要在肠道慢慢消化吸收,缓慢又持久地提供能量。


但果汁直接将细胞内部的糖分转移进了水中,成为了“游离糖”。


这种糖消化起来更快,会导致血糖迅速升高,大大增加身体代谢的压力



03迷恋果汁,容易引起多种疾病



2型糖尿病

一篇发表在医学顶级期刊《英国医学杂志》(BMJ)上的文章,总结了 17 项大人群随访研究,最后得出结论:


  • 每天喝一份(约250 ml)果汁的人,糖尿病发病风险比不喝果汁的人高 10%;


  • 在糖尿病发病风险这方面,果汁不太可能比含糖饮料更健康。


非酒精性脂肪肝

果汁中过量的果糖,会悄无声息地进入人体。长此以往,即便不喝酒、不吃肉,可能也会形成非酒精性脂肪肝。

引起肥胖

水果是固体食物,吃一两个会感觉很饱,但果汁是流质,不能提供饱腹感,两三杯可轻松下肚,不知不觉摄入了过多糖。久而久之,会引起肥胖。

带来痛风危险

果汁中含大量的果糖,不仅会阻碍尿酸的代谢,还会升高尿酸。另外果汁类饮品在加工的时候往往还会添加糖分和其它添加剂。


所以常喝果汁是有可能诱发痛风的。


最后,跟着我念一遍:

水果要「吃」不要「喝」

最好的饮料是白开水

文字参考:丁香医生、生命时报等

《丛玲带你看名医》团队编辑整理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违规、侵权请联系我们


膳食纤维,脂肪肝,摄入量,糖尿病,血糖,果糖,尿酸

相关阅读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