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行我show!中国医院管理案例评选,医院卓越管理实践大秀场。
点击查看

其实,采耳采去医院的人真不少。
前些日子,湖北武汉的吴先生去了一次足疗店,足疗、采耳两大项目都做了。几天后,他的耳朵开始发痒,还流出了不明液体。吴先生赶紧去找医生,原来他的耳朵是
因为真菌感染引起了外耳道炎。
哪来的真菌感染呢?吴先生想起来,当时给自己做足疗与采耳的师傅是同一个人……只是真菌感染,还不是最可怕的。有的人,因为采耳让听力受损,总感觉听声音闷闷的、听不清…一般在生活中,并不需要采耳,也不提倡大家自行采耳。这主要有两个原因:采耳过程中所清理的耵聍,也就是我们俗称的“耳屎”,是人体自然代谢的产物,形成后会自动脱落、排出,不需要人为掏出。相反,如果在采耳过程中造成损伤,反而会影响耵聍的脱落,甚至形成耵聍栓,堵塞耳道。“采耳师”所使用的工具并非医学专业工具,存在很大的健康隐患。
采耳过程中,所有人使用的都是同一个掏耳勺,消毒措施不到位,很容易导致交叉感染,引发疾病。“采耳师”使用的工具一般是毛刷、耳勺和头灯,并不是医院里的专业工具。比如医生在清理耳道时头顶带的是反光镜,会将光源聚集到一点,能清楚看到耳道内部。而采耳师所戴头灯,看似专业,照出的光实际上是散射光,无法看清耳道内部。耳勺、毛刷也并非医用, 一旦用力不当,很容易损伤外耳道,甚至造成鼓膜穿孔,导致耳鸣、疼痛、听力下降。就像眼泪能润滑眼睛一样,耵聍也能对耳朵起到润滑作用,避免发干发痒。耳屎对外耳道皮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可防止灰尘进入耳道。而且耳屎具有特殊的味道,可防飞虫误入。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研究发现,耵聍对某些细菌起到明显的杀伤效果。如果一点耳屎都没有,反而容易引发感染,诱发外耳道湿疹或外耳道炎。一般情况下,耳屎可借咀嚼、张口等动作自行排出,不需要采耳。耳朵难受的时候可尝试这样做。如果日常觉得耳朵痒,可以用手轻轻拽一拽、揉一揉外耳廓和耳垂。 如果确实有必要掏耳屎,应先洗净双手,将医用消毒棉签浸透温开水后稍稍挤干,稍微探入和擦拭外耳道,并且朝一个方向轻轻旋转将耳屎带出。不要用指甲等尖锐物,有些人存在越抠越痒的情况,就要考虑是否患有湿疹或外耳道炎,应该及时到医院就诊。当耳朵出现以下4种问题时,最好去正规医院进行检查。有些人先天外耳道口狭窄,耵聍无法正常自行排出,堵塞形成耵聍栓。当堵塞感十分明显时,需要到医院进行检查,必要时进行清理。有些人年纪不大,也没有耳疾,却突然出现听力不佳、下降的情况,这时最好及时到医院就诊。若耵聍短期增多,特别是游泳完耳道进水后,感觉耳朵痛痒,应请专科医生处理,千万不要乱掏,以免引起耳道发炎。一些人经常随意采耳,不知不觉对耳道造成损伤,致使耵聍无法顺利排出,耳朵“越掏越堵”;或者是采耳时有异物(如棉棒的棉花)掉入耳中,严重时出现出血、疼痛、肿胀等症状,此时一定要去医院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