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你了解神秘的麻醉科(五)
本文由“马教授医学科普”授权转载
编者按:
华西医院刘进教授倡导全国开展“十万医师,十年时间,十亿人民”的麻醉学科和麻醉科医师的宣教工作!计划做一个从老百姓视角出发的提问、医学科普角度出发的回答的二维码,印在知情同意书和/或术前探视单上。然后每天全国所有做术前探视和看麻醉门诊的麻醉科医师请患者及家属扫码阅读!经全国十万名麻醉科医师努力,坚持做十年,一定能让十几亿人次的中国人更加了解麻醉学科!
本人响应刘进教授的号召,积极参与该活动,推出《带你了解神秘的麻醉科》系列。
5、麻醉科有很多设备吗?麻醉科医师要使用很多种药和耗材吗?
答:
麻醉科必备设备基本配置
多功能麻醉机:
全麻要使用肌松药使病人没有自主呼吸,从患者的口腔插入一根气管导管,气管导管连接麻醉机,麻醉机会给患者进行控制呼吸,麻醉机上有各种参数,根据患者的体重还有身体情况设定呼吸频率、潮气量、吸呼比等等参数,整个全身麻醉过程都是由麻醉机控制患者的呼吸的,直到手术结束。手术结束后让患者苏醒过来,恢复自主呼吸就可以把气管导管拔除了,这时也可以用麻醉机给患者进行面罩吸氧,麻醉机的用处是手术室必不可少的一项机器。麻醉机还可以在全麻过程中通过机械回路将吸入麻醉药送入患者的肺泡,形成麻醉药气体分压,弥散到血液后,对中枢神经系统直接发生抑制作用,从而产生全身麻醉的效果。麻醉机其数量与手术台之比为1:1。
监护仪:
①多功能监护仪:含有心电、无创血压(平时测量血压方法)、脉搏、血氧饱和度、体温等功能,其数量与手术台之比为1:1。
②有创血流动力学监测仪:一般是多功能监护仪扩展的功能,最常用是有创压力,可以监测有创动脉压和中心静脉压,在病情严重或病人年龄过大时无创血压由于不能时刻监测血压,需要应用有创动脉压监测血压,其数量与手术台之比为1:3。
③带有呼吸末二氧化碳监测功能的多功能监测仪或单独的PETCO2功能监测仪:其数量与手术台之比为1:2;
④肌松监测仪:其数量与手术台之比为1:3;
⑤麻醉深度监测仪:其数量与手术台之比为1:3;
⑥麻醉气体监测仪:其数量与手术台之比为1:6;
除颤仪:
除颤仪是利用较强的脉冲电流通过心脏来消除心律失常,使之恢复窦性心律的一种医疗器械,是手术室必备的急救设备。心脏骤停时进行心肺复苏,除颤是很重要的步骤之一。其数量与手术台之比为1:5。
血液回收机:
利用现代化医学成果和高科技手段,把病人术中的出血收集起来,进行过滤、分离、清洗、净化后再回输给病人。与手术台之比为1:5。
体外循环机:
做心脏手术时需要让病人的心脏停止跳动,把体内的血液引到体外循环机上,否则心脏不停地跳动手术无法进行,体外循环机是由一组泵组成的可以驱动血流按预定方向和速度流动的机械设备,在体外循环中起到暂时代替心脏和肺的功能,还有驱动停搏液的功能以及吸引心腔及术野血液的功能。
麻醉喉镜:
如果,听诊器是内科医生的枪,手术刀是外科医生的命,那么,麻醉喉镜是麻醉医生的最好帮手,救人于无形,隐于盒内,低调而不俗。
麻醉咽喉镜,由三部分组成:喉镜片、喉镜柄和光源三个基本部件组成。喉镜片主要有三个结构:压舌板、凸缘和顶端。在全麻时需要用肌松药使病人的自主呼吸消失,用麻醉喉镜把气管导管插进病人的气管连接麻醉机,由麻醉机给病人做呼吸。
随着科技的发展,麻醉喉镜已经迅速更新换代,小米加步枪的时代已经过去,可视化时代已经来临,精准麻醉被麻醉界广泛应用,而精准麻醉需要可视,患者更舒适,减少并发症等。
纤维支气管镜:
纤维支气管镜是利用现代高科技,将数万根极细的玻璃纤维组成一根直径仅数毫米的可弯曲的内窥镜,由患者的口腔或鼻孔插入,通过视频系统观察气管、支气管及肺脏内部的病变情况。在行气管插管时可以进行定位。
彩色多普勒超声:
超声在麻醉科的应用日益广泛,超声引导下的深静脉穿刺和各种类型的神经阻滞等可视化技术,已经逐步成为麻醉学科发展的重要方向。
微量注射泵:
是一种新型泵力仪器,把需要精确给量的药物计算好稀释抽在50ml或20ml注射器内精确、微量、均匀、持续地输出。
还有血气分析仪、出凝血功能仪、血糖监测仪。
麻醉苏醒室:呼吸机或麻醉机(其数量与床位数之比为1:1),多功能监护仪(其数量与床位数之比为1:1)。
麻醉科常用的药
局部麻醉药:
利多卡因、普鲁卡因、布比卡因、丁卡因、罗哌卡因等等。
吸入性麻醉药:
恩氟烷、氟烷、异氟烷、七氟烷、地氟烷、硫化亚氮(笑气)等
静脉麻醉药:
依托米酯、氯胺酮、中长链丙泊酚、丙泊酚等,丙泊酚是无痛胃肠镜和无痛人流的常用镇静药,也是造成美国天皇巨星迈克杰克逊死亡的药物)。
肌肉松弛药:
罗库溴胺、维库溴胺、阿曲库铵、顺式阿曲库胺等。
镇痛药:
芬太尼、舒芬太尼、瑞芬太尼、阿芬太尼等。
麻醉科常用的耗材: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