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不再是老人的“专利”,年轻人,你可能也被它盯上了!
说到骨质疏松,很多就会认为这是个老年病,却不知道这个疾病正越来越年轻化,一不小心,很可能提早被它盯上。
数据显示,全世界每3秒钟就会发生一起骨质疏松引起的骨折,且预计在未来30年内,骨质疏松将占到所有骨折病例一半以上。
在国内,骨质疏松也有着年轻化的趋势。根据2015年《中国骨密度状况调查报告》显示,50岁以上的人群中,半数存在骨量异常。并且,有三成国人骨骼指数不达标,在35岁后的人群中,骨质疏松发病率居然从1%上升至11%。
一、为何会得骨质疏松?
人到中年,虽然骨生长期结束,但是人体血浆中的钙离子与体液、骨骼中的钙仍在不断交换,容易使钙质交换出现负平衡。
如骨吸收大于骨形成,骨量就会减少,骨强度就会下降,容易出现骨折,这就是骨质疏松症,这种病症在中老年人中普遍存在。
小心这七大症状:
1.测量时发现身高变矮。
2.逐渐出现驼背或胸廓畸形。
3.逐渐出现腰酸背痛或全身骨痛,同时伴有腿抽筋。
4.行走不稳,必须小心翼翼;有时轻微碰撞或者跌倒甚至咳嗽即可出现骨折。
5.全身乏力,肌力下降。
6.呼吸功能下降,可因胸廓畸形出现胸闷、气短或呼吸困难。
7.X线检查时发现有椎体压缩性骨折。
当出现这些症状时,要及时去医院就诊。尤其是上了年纪的老人,是骨质疏松的高危人群,需要警惕。
二、是谣言?还是真相?
Q1:喝骨头汤就能补钙,预防骨质疏松?
很多人都相信吃什么补什么,喝骨头汤就能补充钙质量。
真的如此吗?事实上,骨头汤中含钙量并不高,反而含有大量的脂肪,会与钙结合成皂化物,妨碍钙的吸收与利用。长期喝骨头汤还容易导致高血脂、高尿酸、肥胖,反而加重钙流失。
Q2:喝碳酸饮料会导致骨质疏松?
有些人认为,碳酸饮料中的磷酸盐是骨质疏松的罪魁祸首。但是根据中国营养学会提供数据,成年人每天的磷元素摄入量是700毫克,而每100毫升可乐型汽水的磷含量为17毫克。700毫克磷元素相当于约合12罐330毫升可乐型汽水中的磷含量总量。
健康的成年人每天摄入磷元素的耐受量则是3500毫克,约合相当于62罐330毫升可乐型汽水中的磷含量总量。所以喝碳酸饮料会导致骨质疏松的说法,有夸大之嫌。
并且磷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元素,广泛存在于各种食物中,能使人体心脏有规律地跳动,还是维持骨骼健康的必要物质。所以适量饮用不会直接导致骨质疏松,且多年临床中也没有发现因此导致骨质疏松的病例。
Q3:老年人才会得骨质疏松?
这种观点显然也是不对的,骨骼发育程度、骨量大小与运动密切相关。运动能刺激成骨细胞活动,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会有助于增加骨密度。
研究发现,经常运动的老人,骨密度和平衡能力更好,也不容易跌倒,能预防骨折。
此外,经常进行户外运动能接受适量的日光照射,有利于钙的吸收。
三、怎样才能预防骨质疏松?
1、补充钙质很必要
平衡饮食,及时补充钙质,有助于延缓骨质疏松。牛奶、豆类、瘦肉、鱼、虾皮、芝麻酱、核桃仁、蛋类等均含有大量钙,可经常吃。
如有需要,还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钙剂。
2、维生素D也不可少
维生素D可促进肠道对钙、磷吸收,促进骨的形成,有防治骨质疏松的作用。
除了靠服用维生素D以外,晒太阳也可合成维生素D。所以可视情况,进行户外活动,或摄入维生素D补充剂。
3、注意饮食
少喝酒、少抽烟,抽烟喝酒会影响钙和维生素D的代谢,进一步影响骨细胞的代谢及骨峰的形成。
咖啡因摄入过多可增加尿钙排泄、影响身体对钙的吸收,碳酸饮料可阻止钙吸收,而过多的盐以及蛋白质过量亦会增加钙流失。
所以,平时要适当多吃些富含钙、磷以及维生素D的食物。
4、坚持适量运动
运动中的肌肉和重力对骨骼的力学刺激会有助于增加骨密度,促进骨骼的正常生长发育及维持骨强度。
运动也有助于提高峰值骨量、减少绝经后妇女的骨丢失、增加老年人平衡能力和自信心,有助于预防摔倒。
慈溪城东医院医生提醒您:骨质疏松不再是老年人的“专利”了,大家要积极做好预防工作,有问题要及时来医院查看。
以上部分科普内容来源于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