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多家医院院长和科主任总结的看病技巧,看好病还少受罪!

2021
04/12

+
分享
评论
健康科普朱医生
A-
A+

人的身体是有自我修复能力的。而且这种能力很强,显然比电脑和汽车厉害。有些疾病并不需要治疗,例如有些疾病是有“自限性”的——也就是时间到了自己就好了。



“排队两小时,看病五分钟”,如果你懂点就医看病基本常识,就可以让本来就不多的就诊时间更有效率。


国内十多家知名三甲大医院的医院管理者、临床医生和门诊主任的建议,总结了看病小窍门!


一、到底哪些病需要去医院?


人的身体是有自我修复能力的。而且这种能力很强,显然比电脑和汽车厉害。有些疾病并不需要治疗,例如有些疾病是有“自限性”的——也就是时间到了自己就好了。如果这种情况跑去医院挂号、排队完全是浪费自己时间、精力和金钱。


但是有些疾病是不能硬扛着的,到底哪些病需要去医院?


1
器官的功能受损  

眼睛的功能是用来看东西的,突然看不见了,应该马上看医生。同理,突然听不见了,四肢运动突然出现障碍……等等,这些器官受损的问题,需要立即就诊。


2
不能忍受的疼痛  

疼痛是身体发出的火警,不要去挑战疼痛。如果遇到不能忍受的疼痛,应该尽快就诊。比如腹痛、胸痛、眼痛。


3
反复发作的不适  


老毛病了,忍忍就过去了——大部分的癌症就是这样度过了无人骚扰的早期。对于反复出现的不适,应该认真注意诱发的原因、缓解的方式。

4
突然发生恶化的疾病  

大夫可能已经告诉你这个病没什么,过几天自己就能好,开始的时候,感觉也是一天比一天好,可是今天突然恶化了,那么最好再去医院查一下。


二、找对医生



1
首次看病选综合医院  

首先是选医院,建议病情尚不明确的患者首选权威综合性医院,而不是专科医院,前者覆盖的疾病范围更广,如果有需要,它们会将患者转诊至专科医院。


2
名医不等于好医生  

 


所谓名医,当然就是指有名的医生,但有名并不等于有真本领,看病也不同于追星。有些名医靠自我宣传,凭着社会上的主观评价,名气越滚越大;有些名医善于和媒体、领导和各界人士打交道,最容易得到同行之外的好评;还有的医生读了好几个学位,主要精力放在申请科研课题,发表论文上。但我们真正需要的是实力型的临床医生——也就是说会看病的医生。


要了解一个医生的实际临床能力,最可靠的方法是听同行的评价。有需要的话,不妨先到一个分科较少的小医院就诊,和医生进行坦诚的交流。比如一个亲戚要做白内障手术,我会去向眼科医生咨询,如果有两个医生告诉我,张大夫做这类手术很在行,那基本上不会有错。


3
小医生不输老医生  


选择医生看病的时候,不要盲目迷信“老专家”。有些出专家门诊的老专家,经验虽然很丰富,但由于脱离临床一线工作时间很久,对于疾病治疗的观念和方法比较陈旧,很多新治疗办法,他们不一定知道。


医生的黄金年龄是40~60岁。找医生看病最好优先选择找这个年龄段的,他们的经验、体力都在巅峰时期。而且每位医生的专长都不一样,多查查,选择专业性强、治疗经验丰富、口碑好的医生。

4
看医生像“谈恋爱”  

 

看医生跟谈恋爱是一样的,合适就处下去,不合适就换一个。


如果是慢性病患者,要是觉得跟这专家聊得来,治疗效果也不错,那就跟这个专家定下来,不要随便更换医生,要专一,别“花心”。久而久之,医生对你的病情也熟悉,而且医生对老患者有了解,每次看病不用重复叙述太多。


不过如果跟医生脾气不对头,沟通不愉快,或者治疗一段时间后,效果也不理想,这时就要换一个医生。 



三、关于挂号



1
先挂对号  

如眼睛不舒服就去找眼科,牙齿出血就去找口腔科,拉肚子就找消化科医生给瞧瞧。第一次上医院,如果不明确该上哪个科室挂号就诊,可到门诊咨询台询问


2
第一次挂普通号  

第一次就诊,专家门诊和普通门诊的看病步骤是一样的,如:详细问诊、查体,做相关的检查、化验等。所以不妨将普通门诊当成“导医台”,等各种检查结果出来后,根据需要再选择专家。

3
上午九点人最多  

门诊挂号的高峰一般在7~9时,看病高峰在9时左右,可很多患者习惯一大早看病。如果不是急症,可上午迟点或下午去,有些专家上午要查房或手术,下午反而有时间,这样避开高峰期,看病快,取药也快。


另外,每周一、周二患者就诊比较集中,如果想轻松一点看上病,可考虑周四、周五来。还有不少专家周一至周五没有时间出诊,反而会选择在周六坐诊。

恶劣的天气,看病的人少 ,刮风下雨是看病的最佳时机,雨越大,人越少。


4
常见不适症状,该挂什么科?  



症状

科室

1

头痛头晕

心内科、神经内科

2

用眼过度时,会头晕

眼科

3

外伤导致头痛

神经外科

4

胸闷胸痛

心内科

5

呼吸困难

呼吸内科、心内科

6

咳嗽、咳痰、咯血

呼吸内科

7

腹部疼痛,按着会缓解

消化内科

8

腹部疼痛,拒绝按压腹部

普外科

9

大便有血,鲜红色

普外科

10

大便有血,呈暗红色或者黑色

消化内科

11

腰腹疼痛伴有小便异常 

泌尿外科

12

腹痛伴有腹泻

感染科

13

呕吐,伴全腹痛

普外科

14

呕吐,伴呕血黑便

消化内科

15

关节痛,两侧关节同时发作,休息后加重

风湿免疫科

16

关节痛,仅某一关节肿、疼

骨科

17

关节痛、腰腿痛

脊柱外科

18

小便异常,有血尿

泌尿外科、肾内科

19

小便异常,尿频尿急尿痛

肾内科

20

小便异常,尿少伴浮肿

肾内科

21

小便异常,尿少伴腰痛

泌尿外科

22

发热,伴咳嗽、咳痰、胸痛

呼吸内科

23

发热,伴腹泻、腹胀、腹痛

感染科

24

发热,伴头痛、恶心、神志改变

神经内科

25

发热,伴关节疼痛

风湿免疫科

26

脸浮肿为主,尿少

肾内科

27

浮肿,腹胀为主,伴黄疸

消化内科

28

浮肿,下肢肿胀为主,伴有气促

心内科

29

浮肿,怕冷、嗜睡、脱发

内分泌科

30

体重减轻、伴有多尿、多饮、多食

内分泌科

31

体重减轻、伴有怕热、多汗、急躁

内分泌科

32

体重减轻、厌食、大便异常

消化内科

33

贫血症状,伴有腹部不适、黑便

消化内科

34

贫血症状,伴黄疸,浓茶样尿

血液内科

35

贫血症状,伴发热,全身出血征像

血液内科

36

睡不着、睡不香

神经内科、睡眠中心、心理科

37

压力大、焦虑

精神心理科

38

皮肤瘙痒、出红疹

变态反应科、皮肤科

39

打呼噜,偶尔会暂停2-3秒,或突然被憋醒

呼吸科、耳鼻喉科

40

乳房疼痛

乳腺专科、普外科

41

下坠腹痛,阴道出血

妇科

42

男性生殖问题、勃起障碍等

男科

43

牙疼、蛀牙

口腔科

44

牙疼,伴有脸疼、鼻塞等情况

耳鼻喉科


四、关于就诊


1
甘做最后一名患者  


如果看病时发现自己是最后一名患者,千万别懊恼,一般想得到更详细的咨询,除了前五名患者,最后一名患者,医生一般会解释得更有耐心。


2
怎么叙述病情?  


一是主诉。医生实际上只想知道您看病的主要原因,医学上称之为主诉,即主要症状加时间。就是你到医院就医最主要痛苦或最明显的症状是什么,多长时间,比如腹痛三天,发烧一天,这就是一个非常清晰的主诉。门诊的时间有限,医生不欢迎杂乱无章的叙述,况且过于详细,根本没用。医生想知道的,他会追问您。


二是病史,就是患病后的全过程,包括怎么起病的、啥时开始的,有什么特点、有什么变化、原因是什么、有没有诱发因素、有无伴发症状、病后到哪里看过、做过什么检查及有没有治疗等。


3
带全病例可以少做检查  

患者要把自己以前的病历本和资料保管好——不带这些资料太亏了!


病历本记载着患者的病史和重要的检查、诊断和治疗结果,如果缺少资料,患者又说不清病情,不但浪费就诊时间,还要做重复的检查,所以患者一定要重视自己的病历,不要看一次病买一个新病历,每次看病的时候都要记得带上。


4
就诊时少说这几句话!  

 


五、关于治疗



1
记住询问医生药物的服用周期  

 

具体服用方法说明书会有,但是药物需要吃多长时间则因人、因病而异。针对这一问题很多病人会忘记咨询,被迫再次排队就诊。


2
跟医生说清楚你的经济状况  

医生和患者是一对“合作伙伴”,是联手“对抗”疾病的“战友”。在和医生交流病情的治疗方案时,要和你的主治医师探讨治疗的花费,实实在在地说明你的经济负担能力,有了这个底,医生才能更好地根据你的经济情况选择适合你的治疗方案。


比如,参加新药临床研究,不仅给患者提供了一个免费治疗的机会,也增加了患者可能治愈或提高疗效的机会。


3
住院后,认识你的医生  

病房里的医生一般分为三级:


一级是住院医师,多是刚毕业的小大夫,经验不是很丰富,但是会详细了解患者的病情和身体状况;


二级是主治医师,此人主管几名一级住院医师,如果是外科,很可能是手术时的第一助手,直接参与手术的核心部分;


再高一级的是三级大专家,基本都是教授(主任医师)或副教授(副主任医师),手术时一定是主刀医生,全病区患者的日常治疗都会由二级主治医师向他汇报,听取他的意见修改治疗方案。


所以,最好知道负责患者的住院医师和主治医师是谁,治疗期间有什么问题及时跟他们联系。由于病房医生要24小时倒班,有时夜班收病人住院的医生,不一定是今后的主管医生,这些都可以通过病房的护士长了解清楚。


来源:健康时报

本文由作者自行上传,并且作者对本文图文涉及知识产权负全部责任。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邮箱:nanxingjun@hmkx.cn
关键词:
技巧,医院,看病,症状,治疗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剩余5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