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4月8日,国家药监局官网显示,阿斯利康甲磺酸奥希替尼片新适应症上市申请(受理号:JXHS2000150/JXHS2000151)审批状态已变更为“审批完毕-待制证”,即奥希替尼片用于具有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敏感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成人患者肿瘤切除术后的辅助治疗的适应症已获得NMPA批准。这是奥希替尼在国内获批的第3项适应症。

众所周知,基因检测和靶向治疗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中已广泛应用,但在早期非小细胞肺癌中的应用才刚刚开始。从2021 v1版,奥希替尼首次成为IB-IIIA期非小细胞肺癌EGFR突变患者的术后辅助治疗推荐,推荐奥希替尼治疗前用的术语是“consider,考虑”;然而在2021 v3版中直接删掉了“consider,考虑”,确立了奥希替尼在非小细胞肺癌术后辅助治疗的地位(见图1)。与之相对应的是:IB-IIIA期非小细胞肺癌EGFR基因突变检测由2021 v1版的“consider,考虑”检测,更新为建议检测基因EGFR突变,直接删掉了“consider,考虑”(见图2)。

(请点击图片放大看更清晰)
图1. IB-IIIA期NSCLC术后靶向辅助治疗更新
(请点击图片放大看更清晰)
图2. IB-IIIA期NSCLC穿刺或手术标本EGFR基因检测推荐更新在此介绍一下,非小细胞肺癌术后奥希替尼辅助治疗能够写入NCCN指南及获得FDA批准,是基于广东省人民医院吴一龙教授展开的ADAURA研究,研究结果分别于2020年ASCO、ESMO和WCLC上进行了汇报,并于2020年10月29日发表在了《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
ADAURA研究是一项III期双盲全球性临床试验,纳入了682例经完全手术切除的IB-IIIA期EGFR突变(19del/L858R)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无论既往有无接受过术后辅助化疗均可入组。患者入组后随机接受奥希替尼(80mg/天)或安慰剂治疗,直到疾病复发或满3年(或其他停药标准)。主要研究终点为研究者评估II-IIIA期患者的DFS(无病生存期)。结果显示,与安慰剂组相比,奥希替尼辅助治疗II-IIIA患者成功降低了83%的疾病复发或死亡风险(HR 0.17,P<0.001),达到主要研究终点,两组的2年无病生存(DFS)率为90% vs 44%。在IB-IIIA期患者中,奥希替尼降低了79%的复发或死亡风险(HR 0.21,P<0.001)。
图3. A图奥希替尼组与安慰剂组Ⅱ~ⅢA期患者DFS;B图奥希替尼组与安慰剂组ⅠB~ⅢA期患者DFSADAURA研究入组的患者中,64%为亚洲人。因此,此项研究对中国非小细胞肺癌临床治疗可谓意义重大。2020年10月12日,根据中国CDE官网显示,奥希替尼片已被纳入优先审评,用于具有EGFR敏感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成人患者肿瘤切除术后的辅助治疗。将来,中国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将会获益于奥希替尼的辅助治疗,提高生存质量。
1.J. Mazieres,A. Drilon,et al.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 for patients with advanced lung cancer and oncogenic driver alterations: results from the IMMUNOTARGET registry.Annals of Oncology 0: 1–8, 20192.2021.v1/v3版非小细胞肺癌NCCN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