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学锋 | 护航者与摆渡人

2021
04/14

+
分享
评论
晔问仁医
A-
A+

采访是在清晨,对王学锋来说,美好的一天,才刚刚开始……

八 一 二


这是一次旷日持久的

寻医之旅

晔问

问尊严,问名声

问灵魂,问态度

……

READ ON


王学锋

护航者与摆渡人



人 物 介 绍



王学锋,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检验科主任,输血科主任,主任医师,上海市医学会检验医学分会候任主委。






1

梦的开始

 




“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在平凡的工作中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事业而奉献自己的力量。   ”王学锋背诵起这段话的时候,充满感情,一气呵成。  

 
1963年3月5日,伟大领袖毛泽东为了号召全国人民学习雷锋的共产主义精神,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而此日,被定为“学雷锋”纪念日。  

 
次日,上海一户王姓平凡人家,迎来了一个初生的男婴。怀着对毛主席和雷锋同志的敬意,对这个孩子未来的企盼与希冀,父母亲为他取名——学锋。  

 
转眼,17年匆匆流逝,王学锋已长成意气少年。那一年,是高考恢复后的第四年,春寒料峭,有人还在对未来迷茫彷徨,但他却早已坚定了前路方向。  

 
“我的母亲是皮肤科医生,对医生这份职业,我算是耳濡目染。那个时候,我迫切地想要成为一名救死扶伤的医生,像雷锋那样,把有限的精力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  

 
功夫不负有心人,王学锋如愿考上了上海第二医科大学。他身形高大,原本想做个外科医生。然而,好事多磨,大四那一年,突发的心肌炎,让他暂时离开了课堂,这一离开,就是一年半。  

 
难以控制的早搏,斩断了外科医生的道路,命运在此和他开了一个“小小”的玩笑。  

 
“那就去一个安静一点的学科吧,同样可以为人民服务。”王学锋没有放弃,他觉得,上帝关上了一扇门,一定会留下一扇窗。  
 
 

 


 


2
血的追求  




 
1985年,大学毕业的王学锋,被分配到附属瑞金医院检验科。  

 
当年的瑞金检验科,有血液、微生物、生化、临床检验等几个亚专科,八九十人的队伍,在老一辈领头人的带领下,在全国占有重要的学术地位。轮转过后,王学锋选择了血栓与止血亚专业——在50年代由瑞金医院著名的王振义院士设立,当时的掌门人是王鸿利教授。  

 
“说起血栓,大家都不陌生。血液过度凝集就会形成血栓,血栓严重的会引起心、脑等重大器官的缺血性坏死。对于血栓的治疗,我们主要用各种抗血小板药和抗凝药,防止血液凝固。而止血,则是与此相反的手段。当血液中缺少相应的凝血因子,则会导致血流不止,失血过多会导致休克,严重者死亡。”  

 
瑞金这一领域的前辈很多,如王振义院士、徐福燕教授、王鸿利教授、陈竺院士等,奠定了中国血栓与止血的基础。作为初出茅庐的晚辈,王学锋吸收借鉴了诸多前辈的研究经验,收获颇丰。  

 
因为是当时科里为数不多临床医学本科毕业生,王学锋得到了很多深造的机会,而去日本和法国的交流,也对他日后的发展造成了深远的影响。  

 
1991年,在日本的一个商业化的研究所里,王学锋看到了远超当时中国二十年的技术发展,包括计算机的应用,检测的自动化、智能化都已经达到一个非常高的层次,这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1995年在法国波尔多大学,对阿司匹林的研究给王学锋提供了一个思路,为日后抗栓药物的研究打下了基础。  

 
放眼看世界,坐下搞科研。  

 
回国之后,准备就绪的王学锋开始着手自己的专业研究。  

 
在王鸿利教授的指导下,三十多年,王学锋完善了血栓/出血病的实验诊断体系,建立了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的该二类疾病的实验诊断平台。尤其是对遗传性出血病/血栓病,瑞金医院已经常规开展基因诊断。其中,社会影响最大的是血友病的基因诊断体系。迄今,已对千余个家系中3000余个相关女性开展检测,发现了1024名致病基因携带者女性,随后的产前诊断阻止了118个患病胎儿的出生。国际血友病联盟(WFH)高度评价“瑞金医院的血友病基因诊断措施,是发展中国家防治血友病的最佳模式”。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老一辈的言传举止,默默影响着王学锋的行为模式。他亲眼目睹王鸿利教授等在人凝血酶原复合物进入临床前,将尚未获批的血液制剂给自己注射,以观察新药的副反应;王鸿利教授因病入院治疗时,还悉心安排慕名远道而来的患者的就诊。现在,王学锋本人也已经成为业界有名的专家,千方百计为患者分忧解难,是王学锋医疗活动的一个首选项。在实验室同事的配合下,对外地患者,王学锋尽量做到即日完成实验检查,以及诊断,使他们可以当天踏上归途。  

 
王学锋表示,主要研究两头:血凝不足导致出血,血凝过头就是血栓——形成血栓的病人里面,什么原因导致血栓形成?有一部分就是凝血功能太强了,把凝血功能太强的理由分析出来,直接用到容易出血的病人身上……  

 
而对于出血病人的治疗,大体上有两种方案——替代治疗与基因治疗。  

 
什么叫替代治疗?原本体内没有,输入进去就替代了身体里面缺乏的,这就叫替代治疗。比如血友病分A、B两类。血友病A是凝血因子VIII缺乏,血友病B是凝血因子IX缺乏。对于因子VIII缺乏的情况,可以输入专门的因子VIII制品,对血友病B来说,目前可以选择混合制品,里面含有四种凝血因子——因子II、VII、IX、X,也可以选择基因重组的因子IX 制品。这些都属于替代治疗。  

 
基因治疗是近几年兴起的新技术,也是未来医学的发展趋势。是指将外源正常基因导入靶细胞,以纠正或补偿缺陷和异常基因引起的疾病,以达到治疗目的。其中也包括转基因等方面的技术应用。总之,就是用正常的基因替换掉致病基因。  

 
在王学锋研究的领域里,这个载体(往往是病毒)和基因的选择至关重要。首先,病毒本身诱导疾病,其次,基因的表达需要足够强烈,以减少载体的风险。  

 
“我们可以把这个病毒载体比喻为一艘船,船要载着正常的基因到我们人体中去,并且要源源不断地表达。如果这个基因不够强大,就需要更多的船引入这个基因。但机体的免疫反应会相应地增大,副作用会使机体损伤。”  

 
王学锋团队正在进行这项工作——寻找这个强烈表达凝血功能的基因。幸运的是,瑞金医院作为一所优秀的三甲医院,出血患者与血栓患者量大,可以提供足够的样本与参照。  

 
“此前已经在小鼠身上实验成功,并成功治愈了血友病鼠。目前正进一步试验于大动物并有望取得成功。”  

 
从2003年开始,王学锋同时还管理着瑞金医院的输血科。  

 
瑞金医院的用血量占到全上海市的1/7,如此巨大的责任与重担,王学锋接下了。他表示,其中也出现了很多棘手的问题,最严重的一个就是血库血量不足。对于如此严峻的供血趋势,除了严格杜绝血液的乱用滥用,王学锋想到了“输血前移”。  

 
所谓“输血前移”,就是将用血点从血库前移到手术室、急诊科外的一台“冰箱”里,随用随配。通过事前将匹配好的血液送至“冰箱”,遇到需要输血的情况,手术室护士可以通过“电子领血码”,一二分钟内完成取血过程,大大缩短了取血时间。  

 
“在此之前,都是手术前先准备好用血,若因种种原因没有使用,也不能回收使用,这样就造成了极大的浪费。与海尔生物医疗合作研发的智慧血液冰箱的应用,使得输血的步骤靠前一步,提高了效率的同时又杜绝了浪费,可以为更多的患者带去生命的保障。”王学锋说道。  

 



3
忘不了的感动  




 
转眼就是2021年的春季,瑞金医院的樱花又开了,氤氲了满满的枝丫,远远望去,仿佛一团浪漫的梦境。  

 
在樱花树下走过的时候,王学锋忍不住会想起那个小男孩。  

 
“我永远都会记得,有一个小朋友,名字里中间那个字,是瑞金的瑞字。他特别爱看樱花。他的母亲,是一位血友病A致病基因携带者。”  

 
血友病,是一种x染色体隐形遗传疾病。对于一个男性血友病患者,与一个健康人结合,他生出的男孩是完全健康的,而女孩则会携带这一部分基因……对于一个女性血友病致病基因携带者,与一个健康人结合,她生的男孩一半会患病,女孩一半是致病基因携带者。  

 
1000多个家系,3000多个女性。书面的文字总是过于苍白无力,远远无法阐述其中的坚持与坚毅。十几年,为了研究血友病,为了使世界上少那么几个不幸的家庭,王学锋做了最大的努力。  

 
“这个母亲,找到我的时候陷入绝境,婚姻岌岌可危。现在看来,她生正常男孩、正常女孩的机会各为1/4,生血友病男孩的机会1/4,生携带者女孩的机会1/4。”  

 
对有血友病家族史的人来说,除了产前性别筛查,家族谱系的调查研究,分析其是否遗传到致病基因,也是提升患者自信心的重要途径。  

 
这个小男孩,就是这样一个幸运儿。  

 
在王学锋的诊断检测下,通过家族谱系与性别分析,在胎儿时期就被确认没有患血友病,出生后,也一直健康地成长了起来。为了感谢瑞金医院和王学锋,父母给他起名为瑞杰。那一天父母带着五岁的孩子专程来看王学锋时,孩子欢快地在医院这棵樱花树下跳起了舞……  

 
令王学锋感动的,不止是病人。  

 
全国疫情爆发,北京、新疆等地要求支援,检验科义不容辞。其中一名领队刚刚从北京结束为期三个星期的支援,新疆方面来了消息,需要已经去过北京的有经验的医生立即赶赴战场,而这名领队,母亲刚查出乳腺癌,就在临行出征这一天在本院做手术。  

 
“尽管这位医生义无反顾,但是我得将心比心。我与外科主任协商,将她母亲的手术安排在上午第一台,她得以在手术结束后陪伴母亲一个下午,直至晚上赶赴新疆。作为科室主任,我必须是一个摆渡人,让我的病人,我的同事,我的战友,都能够平安渡河。”  

 
采访是在清晨,对王学锋来说,美好的一天,才刚刚开始……  

 

 
 
 

   
本文由作者自行上传,并且作者对本文图文涉及知识产权负全部责任。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邮箱:nanxingjun@hmkx.cn
关键词:
王学锋,血友病,检验科,基因,血栓,医生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剩余5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