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病是许多与胃相关疾病的统称。
背景
据世界卫生组织2005年第四季度胃病情况统计数据:胃病在人群中发病率高达80%,并且正在以每年17.43%的速度增长。胃病的发病趋势日益呈现年轻化,中年患者的发病率也逐年增加。我国胃病患病率在消化系统疾病中居于首位,基于内镜诊断的慢性胃炎患病率接近90%。2006年的4月9日被国际自然医学和养生工程研究会、世界健康管理联盟定为第一个“国际护胃日”,又称国际养胃日。而2021年4月9日已经是第16个国际护胃日了。
一、胃病的起因
二、胃病对患者的影响
消化不良症状对患者造成的生活质量影响。
胃黏膜糜烂、黏膜内出血及胆汁反流等所导致的临床不适。
慢性萎缩性胃炎等胃癌前疾病或肠化生、异型增生等癌前病变发展成胃癌的恐惧。
伴有焦虑或抑郁状态及其造成的躯体不适。
三、胃部疾病饮食推荐
(1)慢性胃炎需注意
多吃流质和软质食物,例如小米粥、山药粥、大米粥、紫薯粥或者米糊、面汤、鸡蛋羹,可以养护脾胃,促进胃黏膜的修复。
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蔬菜和水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膳食纤维以及微量元素,可以促进胃肠蠕动,帮助消化吸收,改善患者的消化功能。
在烹调方法上要注意要切碎或者制软,比如做成菜泥,可以减轻肠胃的负担。
不要吃具有刺激性的食物,比如辛辣刺激性和过冷过热的食物,如强烈的调味品、咖啡、浓茶、烟、酒等。
(2)胃食管反流病需注意
戒烟、戒酒,这样能够使胃酸分泌降低,使胃黏膜和食管黏膜的损伤减少。
在吃完东西之后的2小时内不要平卧。
如果患者夜间反流症状明显,在患者睡眠时要将床头抬高15~20cm,缓解疾病症状。
避免食用可降低食管下括约肌的食物,包括高脂肪含量的食物、咖啡、浓茶、巧克力。
多吃蔬果、粗粮,以避免便秘及腹内压增高。
如患者超重或肥胖,要控制热量摄入,减轻体重,以免肥胖引起腹内压增高。
(3)消化性溃疡需注意
清淡饮食为主。
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定时定量进餐或者是少食多餐。
在饮食结构上,最好是吃温热,软质的食物,而且是易于消化的食物。
可以吃清蒸鱼,清蒸蛋,还有可以吃煲汤的各类食物,像排骨冬瓜汤等等。
避免吃辛辣,麻辣,或者生冷,刺激性的食物。还要避免腌制品,油炸的食品,以及含糖分很高的食物。
需要戒酒,酒精有可能会直接损伤胃黏膜,导致消化性溃疡病情加重,所以患者一定要引起重视。
(4)脾胃的重要性
脾和胃虽然是两个独立的器官,但它们之间的关系却极为亲密。我们吃下去的食物先由胃初步研磨、消化,再由脾进行再次消化,取精华、去糟粕,把食物中的营养物质转运至全身。
脾与胃在生理上息息相关,在病理上也相互影响。胃功能不好,必然会影响脾的运化,所以临床上患者往往同时出现食欲不振、饭后腹部胀饱、消化不良等症状。
脾胃之所以被称为“后天之本”,主要因为人体的生命活动有赖于脾胃输送的营养物质,是生命健康的轴心力量。脾胃有问题,不但影响食欲、睡眠、情绪,时间长了,还会引起器质性疾病,相反,脾胃健运,能让身体气血充足,保证各个器官有条不紊地工作。
世界护胃日,让我们一起来守护胃的健康,胃爱加油。
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王倩 沙志惠 王捷虹)
参考文献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