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确定量表引进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量表引进前准备
在量表引进之前,需要做一些准备工作。首先,要确定量表引进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如果现有的中文量表都不能满足研究需要,那么就要考虑是自制一份量表还是翻译引进一份量表。一般来说,如果国外确有适宜的外文量表而未曾正规地翻译引进,那么就应将该量表的引进与考核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列入全盘研究计划。这样,研究成果便能和国际上的同类工作进行比较2。其次,量表引进要获得原量表作者的授权,要有书面的授权文件。再次,研究者要组织相关领域的专家,包括双语翻译多名,量表设计方法学领域的资深专家,以及与量表研制背景相关的专业人士,如医师、护士、患者、陪护者等。
二、翻译与逆翻译
这是量表引进过程中最基本的程序,包括翻译和逆向翻译,循环往复,不断修正译文,如图6-1-1。
先请两位翻译者分别独立翻译原量表,形成量表的两份中文翻译稿。这既要求翻译者熟悉原量表语言及其文化背景,翻译准确,不能产生歧义,又要求汉语功底好,能够准确地用通俗的词语表达原量表想要表达的意思。由一位高年资的专家(精通双语者)对两份中文翻译稿进行协调,综合形成一份中文翻译稿(稿1)。另请两位翻译者分别独立地将中文翻译稿(稿1)逆翻译成源量表的语言,形成两份逆向翻译稿。逆翻译者要求语言功底好、对原量表不知情,这是检查量表等价性的重要程序。另请一位高年资的专家(精通双语者)对两份逆向翻译稿进行协调,综合形成一份逆翻译稿(稿2),并说明哪些内容是翻译的,哪些内容是文化调适的。研究者最好能够邀请源量表作者,一同比较逆向翻译稿(稿2)与原量表,对发现的差别进行讨论,修改中文翻译稿(稿1)同时修改部分独立的逆向翻译稿,再比较和修改,如此反复至得到的逆翻译稿和源量表比较,没有太大差别,尽最大可能。
三、认知测试与报告对经讨论修改后最终的中文翻译稿(稿1)进行认知测试。
方法是拟定认知测试表,访问者邀请量表应用人群代表5~8名受访者,围绕量表中各条目逐条进行访问,考察其语义是否浅显易懂,是否具有可操作性,答卷时间是否适宜等,并着重于他们对各条目是如何理解的,对不理解或难理解的条目提出修改建议,并请访问者对各条目的接受程度表态。要求访问者详细记录受访者的谈话内容,最好引用受访者的原话,认知测试表中不能有缺项,形成认知报告,这也是检验中文翻译稿的表面效度。量表应用人群代表要具有一定的文化程度,愿意配合本研究。如果原量表作者愿意合作,可以将认知报告发给原量表作者,征求其意见和建议,最好有书面文本表达原量表作者对基于中文翻译稿形成的受访者认知报告的认可程度。认知测试表应该包括受访者对量表卷首语、条目问题和反应尺度的理解,以及调查员参考受访者的建议对上述内容的理解。下面以安德森症状问卷为例,介绍认知测试表的内容.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