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皮书指出,“两不愁三保障”全面实现。
4月6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人类减贫的中国实践》白皮书。白皮书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经过8年持续奋斗,到2020年年底,中国如期完成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完成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
白皮书指出,“两不愁三保障”全面实现。脱贫攻坚普查显示,贫困户全面实现不愁吃、不愁穿,平时吃得饱且能适当吃好,一年四季都有应季的换洗衣物和御寒被褥。贫困人口受教育的机会显著增多、水平持续提高,农村贫困家庭子女义务教育阶段辍学问题实现动态清零,2020年贫困县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4.8%。持续完善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把贫困人口全部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三重制度保障范围,实施大病集中救治、慢病签约管理、重病兜底保障等措施,99.9%以上的贫困人口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全面实现贫困人口看病有地方、有医生、有医疗保险制度保障,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有效解决。实施农村危房改造,贫困人口全面实现住房安全有保障。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和巩固提升工程,累计解决2889万贫困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饮用水量和水质全部达标,3.82亿农村人口受益;贫困地区自来水普及率从2015年的70%提高到2020年的83%。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解决贫困人口因病致贫返贫问题,将稳定实现农村贫困人口“基本医疗有保障”作为“两不愁三保障”核心目标任务之一。2018年5月成立的国家医保局坚决扛起脱贫攻坚主体责任,会同相关部门持续完善多层次医疗保障制度体系,发挥了医保制度防贫减贫重要作用。
一是不断完善医保扶贫政策供给。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统筹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三重保障。国家医保局联合相关部门连续印发4个专门文件,2个局内工作方案(要点),逐步形成参保缴费有资助、待遇支付有倾斜、基本医疗有边界、管理服务更高效、就医结算更便捷的政策体系。
二是全力确保贫困人口应保尽保。将贫困人口全部纳入三重保障作为医保脱贫攻坚底线任务。截至2020年底,全国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参保率持续稳定在99.9%以上。
三是三重保障制度实现综合梯次减负。公平普惠发挥基本医保主体保障作用;推动建立居民两病门诊用药保障机制;在普惠性提高大病保险待遇水平基础上,对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执行起付线降低50%、报销比例提高5个百分点、全面取消封顶线的倾斜支付政策;对贫困群众经基本医保、大病保险补偿后的费用,年度救助限额内政策范围内个人自付住院费用救助比例不低于70%。2018年以来,贫困人口住院和门诊慢特病医疗费用实际报销比例稳定在80%左右。
四是持续加大贫困地区倾斜投入。普惠提高居民参保人均财政补助标准,2020年达550元以上;加大中央财政补助资金向经济欠发达地区倾斜,2018年以来累计安排755亿元补助资金,其中90%流向中西部贫困地区;中央财政连续三年累计投入120亿元补助资金,专项支持深度贫困地区提高贫困人口医保水平,地方各级财政同步加大投入。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