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生的一次错误配合,差点害了患者、也害了我
前几天,科里分来一个实习学生。由于我手底下正好没兵,因此主任就把这个实习生分配给了我。本身我是不愿意带学生的,带学生那是相当累。有时看他们的操作,给自己急的差点脑出血。但主任分配的,就相当于政治任务,必须保质保量的完成。毕竟,人家是跟咱来学艺的,是她进入医学领域的带路人,责任还是很大的。
实习生愿意来我们医院,也是有原因的。因为,我们医院大手术多,几乎每天都有至少十几台全麻手术。因此,能很快学到东西。
带她进术间的第一天,我先带她熟悉了一下手术室内的各个区域结构和物品的摆放位置。之后,又带她第一次看了她只在书本上见到过的麻醉机和监护仪等设备。
看到她拿小本子刷刷记录着,我心里想:我也是在她那个时候过来的,能这么用心记,应该比我强。
很快,我们就进入了实战状态。参观完手术室,术间的张护士就打来电话说:患者已经进来了,让我快点进术间麻醉。于是,我们一行二人迅速奔往手术间。
由于她是第一次进手术间,我没敢让她抽药。药物一旦用错,可就是大事。于是,我就安排她准备一些不太重要的事。比如,帮我准备气管插管的东西。我寻思着,气管插管总能找到吧。另外,从书本上,她应该对导管的型号滚瓜乱熟了。
然而,就是我这一次的误信,差点害了患者、也害了我。
事情是这样的,抽好药之后,我的精力主要集中在观察患者生命体征以及有效吸氧上。一切工作,都是在为麻醉诱导插管准备。
吸氧三分钟后,看到血氧饱和度已出现了漂亮的99%,我开始逐个推注麻醉药。很快,患者就进入了无意识状态。
时间又过去三分钟后,我感觉患者的下颌已经很松弛了。此时,无论是理论上,还是手感经验上,都已经是插管的最好时机了。为了降低插管可能带来的不利反射,我又推注了一点麻醉药。
由于术前访视很全面,我早已清楚这是一个非常简单的插管。喉镜置入口腔后,顺利暴露的声门。于是,我让她把导管递给我。
接过导管,我也没含糊,“嗖”的一下,就把管插进了气管。然而,正当我想让她帮我拔出管芯的时候,我瞬间懵了:光秃秃的导管后端,只能隐隐看到一根导丝的末端。我心想坏了:难道我刚才插进去的时候没看到导丝已经超出了导管前端?如果是那样的话,会不会已经捅破了气管?
骑虎难下的我,决定先拔出气管导管再说。此时,似乎手术已不是关键了。如何解决这根导丝,成为了关键。看着外科大夫和护士在那看着我,我心里已经猜出他们的心思了:看你怎么办?
人就是这样,也可能是现代生活压力大了,每每遇到别人出丑,自然而然的会感觉很舒坦。但从本意上,并没有坏对方的意思。也许,这真的就是压力太大了吧。
由于我需要观察这根导丝到底是怎么回事,在拔除气管导管的时候,我的喉镜一直就放在那里。
当导管完全拔出来以后,我一下看清楚了:这哪里是成人气管导管的导丝,这分明是一根小孩的气管导管导丝。要知道,这根导丝整整比成人的短了一大截。
看清了这根导丝的真面目后,我更加不敢乱动了。因为我知道,这根导丝很短,很有可能滑进气管内。一旦掉入气管内,事情就麻烦了,估计还得惊动腔镜室来帮忙取气管异物。
我让护士帮我拿来一个止血钳,我准备用止血钳掐住尾端,把导丝拿出来。这样比用手指勉强去捏尾端更安全。
如期取出导丝后,我如释重负。看着似乎被吓到的她,我忍了。我没说话,自己找了一根成人导丝插进去了。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