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已建成超1100家,互联网医院建设与运营的核心在哪里?

2021
04/07

+
分享
评论
金蝶医疗
A-
A+

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规划司司长毛群安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了“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发展的最新进展。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7700余家二级以上医院建立起了预约诊疗制度,提供线上服务,全国建成互联网医院已经超过了1100家。” 同时,他也指出,「互联网+医疗健康」在《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意见》印发之后,取得了积极的成效。 

制定出台了配套政策

加强信息技术支撑

严守安全监管底线

总结推广示范经验

助力支撑新冠肺炎疫情防控


总的看,“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政策效益日益显现,并且在疫情防控中发挥了突出作用,已经形成部门协同、上下联动的良好发展态势。 「互联网+医疗健康」在很多医疗机构逐步从「可选项」变成了「必选项」,从「锦上添花」变成了「雪中送炭」互联网医疗已经成为医疗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公众在看病就医过程中也得到了更好、更便捷的体验。

从锦上添花到雪中送炭

在去年8月的首届互联网医院大会上,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局医疗资源处副调研员王斐说到: 

“互联网医疗服务在疫情当中,获得了发展契机,互联网医院已经成为医疗服务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疫情期间,武汉市新增互联网医院达到16家。疫情高峰阶段,当线下医疗很大程度上被挤占之后,线上医疗服务发挥出重要作用。 从患者层面,疫情深刻影响了患者的就医模式、就医理念,对医疗线上服务的认可度有很大的提升;从医疗机构层面,对互联网医疗服务有了新的认知,开始考虑如何将传统的医疗服务与新型医疗服务结合。 

相关政策的鼓励以及越来越多的互联网医院出现,让“要不要做互联网医院”不再是困扰公立医院院长们的选择题,而“如何做互联网医院”成为了新的难题。


建设互联网医院四大核心

充分重视互联网医院建设

不管是从政策要求或者外部环境需求来看,互联网医院已经成为“必选项”。


医院管理者不得不重视这项建设工作,以医院管理的角度做好顶层设计与规划,实现互联网医院在实体医院的用好、用长和用出效果。

 同时,线上诊疗也面临医疗质量安全、数据传输等风险,以医院管理者的角度,应充分重视互联网医院建设重视线上线下医疗安全同质化重视国家卫生主管部门对线上诊疗的监管,这也是新时期医疗卫生机构管理者应该具备的前瞻力。


线上线下一体化融合是关键

互联网医院的关键是建立互通融合的线上线下服务体系。这意味着患者靠移动端就能在院内走完全部流程,同时,为了服务的同质化,线上线下门诊的区别需要弱化

 数据出入口要统一,线上线下诊疗数据统一管理,形成统一的患者健康档案。在线下初诊的患者,复诊时通过互联网医院也能获取之前线下就医的病历数据,医生能够做出更完整的诊断。 

纸质和电子化医嘱要统一,无论是电子化医嘱还是纸质医嘱,在医嘱执行点都可以无差别服务,形成线上线下统一的医嘱执行通道。通过互联网医院复诊的患者能够在线开出“检验检查单”,到线下进行检验时,与线下就医无差别服务。 

三是界面的统一。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的患者,医生都能通过统一的门诊医生工作站,开出电子处方。


“碎片化时间”变成日常排班

过去的在线诊疗,很多医生通过多点执业,利用碎片化时间回答患者提问,严格来说,并不符合线上线下同质化医疗的原则。 

因此,很多互联网医院仅仅只是有这样的功能,却并不能发挥它实际的作用。 浏阳市人民医院建设了一个特殊的门诊——「互联网门诊」,将一批医生通过日间排班的方式,专门接诊线上的患者,力求通过实体医院制度落实的方式达到线上线下同质化的服务,提升患者使用互联网医院的满意度。


可持续的建设与运营

互联网医院的建设与运营并不简单,对于以医院为主体的互联网医院,运营则更彰显其重要性。

建好互联网医院的前提下,医生是否经常使用、患者是否经常使用、医院是否通过它真正实现诊疗一体化,都是值得研究的问题。且运营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过程。 

 公立医院单独依靠自身的条件,在推进互联网医院的建设中往往有较大的障碍,而经过过去几年的落地实践,联合运营的方式已经获得院方的认可。尤其在医生IP包装,全流程服务闭环打通、患者互动交流等方面,均取得不错的成效。

其中,尤其需要重视的是医生激励患者精细化运营。医生和患者是互联网医院平台最重要的两个角色,只有两方都能持续的使用,才能让互联医院达到可持续的发展。

例如,可以通过一系列的激励政策调动医生使用互联网医院看诊的积极性,在线下吸引患者到线上复诊和咨询,同时利用多种手段沉淀用户,提升患者精细化运营的程度等。 

不过,这也回到了最初的问题,需要良好的顶层设计才能支撑后续的运营需求。

总而言之,互联网医院的建设与运营是院方与企业相辅相成的结果,院方重视程度和具有前瞻性的顶层规划能让互联网医院发挥更大的价值,不仅在于患者能够用好线上诊疗的服务,也能通过运营实现资源的互联互通,实现医疗服务标准化患者运营精细化品牌输出常态化增值服务多样化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jkh@hmkx.cn)处理。
关键词:
互联网,医院,核心,运营,建设,医疗,服务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剩余5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