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分享:一例巨大肝海绵状血管瘤的围术期麻醉管理与思考——早课学习

2021
04/07

+
分享
评论
米勒之声
A-
A+

巨大肝海绵血管瘤

  

本文由“徐医附院麻醉科”授权转载

 



Part01病史资料


 
 
 
 
 


Part2 麻醉管理


入室  8:00 

入室后转移至预先铺设加温毯的手术床上,并用暖风机(设定为38℃)送暖风

●按常规监测右上肢无创血压、心电图、麻醉深度指数(NI)和SpO2.患者此时主诉平卧时胸闷眩晕,同时监测到患者血压和SpO2进行性下降

●让患者按其习惯取右侧卧位,并面罩吸氧。血压及SpO2明显好转

●局麻下穿刺左手桡动脉,置入22G套管针后接有创动脉压监测。

血压110/60 mmHg,心率105次/

min,SpO2:为98%

●考虑到术中输血可能,给予地塞米松5mg、甲强龙40mg静脉注射。

诱导  8:30 

麻醉诱导前将手术床调至左倾头高位,患者配合转为平卧。

●充分预供氧后,予以静注咪达唑仑1mg,缓慢推注丙泊酚至NT值下降至D区间(共注射50mg)

●患者入睡后注射罗库溴铵25mg,舒芬太尼15ug,并行人工正压纯氧通气

●期间患者血压进行性下降,分次按需静脉注射10μg去甲肾上腺素,并加快补液速度,使患者平均压不低于60mmHg.

●待肌松作用完全后,经口明视下插入6.5#螺纹气管插管,固定在据门齿22cm处,并经听诊确认。

●开启呼吸机维持通气,并使用七氟醚维持麻醉(浓度根据NT值进行调节)。

设置呼吸机参数潮气量400ml、

呼吸频率12次/min、PEEP:5cmH2O,气道压维持于16~17cmH2O。

诱导后  8:40

●置入导尿管监测尿量

●两次右侧颈内静脉穿刺,依次置入双腔深静脉导管(16G/18G)和漂浮导管鞘(7F),分别接补液

●两次右侧颈内静脉穿刺,依次置入双腔深静脉导管(16G/18G)和漂浮导管鞘(7F),分别接补液

●此时患者CVP为6cmH2O。因此开始进行容量填充治疗(所有输注液体均经过加温器加温)。并静脉注射维生素K 140mg为术后凝血因子的恢复作储备

 
 
 

术中病理报告:

   肝脏海绵状血管瘤

 

手术结束 15:00 

手术时间 3 9 0 m i n ,患者累计 :

●出血量8000ml, 累计尿量3000ml。少浆血32 IU, 新鲜冰冻血浆4800ml

●冷沉淀10 IU, PPSB凝血酶原复合物300IU ×6瓶, Fg0.5g ×8瓶, 单采血小板2 IU。

 


Part3 分析讨论

1.术后黄疸的原因

术后黄疸有多种原因,最常见的原因是巨大血肿吸收或输血后红细胞破坏导致的胆红素产生过量(肝前性)。

本患者黄疸可能由于手术引起的肝细胞破坏及术中门静脉、肝静脉阻断开放导致的缺血再灌注损伤所引起(肝性)。

 
 
 

3.围手术期的血液保护

思考:LCVP技术是否可以在本病例中应用?

◆LVCP 要求

●CVP会降低至小于5mmHg

●尿量超过25ml/h

●收缩压大于90mmHg

●血红蛋白值为7-10g/dL

◆实施方法包括:

体位、液体限制、

胸段硬膜外麻醉、

麻醉药物

血管活性药物


免责声明:

本微信公众平台所刊载原创或转载内容不代表米勒之声的观点或立场。文中所涉及药物使用、疾病诊疗等内容仅供医学专业人士参考。

 
END
本文由作者自行上传,并且作者对本文图文涉及知识产权负全部责任。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邮箱:nanxingjun@hmkx.cn
关键词:
海绵状血管瘤,围术期,病例,麻醉,静脉,血压,注射,手术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剩余5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