薯片是不能乱吃的!
边吃薯片边喝可乐
再刷刷手机
可以说是清明小长假
“肥宅”的基本“操作”了
但这里有一则消息提醒您:
薯片是不能乱吃的!
深圳市消费者委员会发布《2020年薯片中外对比比较试验报告》。其中提到,对15款薯片样品进行检测后发现,有8款薯片样品低于欧盟设定的丙烯酰胺基准水平值(750毫克/千克),而焙烤型薯片丙烯酰胺平均含量(3441微克/千克)高于油炸型薯片(547微克/千克)。
什么是丙烯酰胺?
丙烯酰胺的产生其实很简单,当果糖、葡萄糖等“还原糖”与某些氨基酸(主要为天冬氨酸)在油炸、烘培以及烤制等高温烹调的过程中相遇,经“美拉德反应”而产生。正因为这个反应,才有了食物诱人的颜色和香气。
薯片到底怎么吃?
1、薯片“高脂”“高钠”“高能量”
15款薯片样品有13款“高脂”,4款“高钠”(高盐),能量均值为514kcal/100g,每摄入100g薯片,约慢跑72分钟才能消耗。长期摄入高盐高脂食物会增加肥胖、血脂异常、心血管疾病等的风险。2、儿童青少年少吃为好
参照《中国儿童青少年零食指南(2018)》,应少吃高盐高脂肪零食,薯片应限量食用。
3、阅读营养标签时要注意
购买薯片时,营养成分标签上标注的是每份食用量(如30g/份)或每100g的营养素含量(如能量、脂肪、钠等),不代表一整包薯片的营养素含量。4、焙烤型薯片未必比油炸型薯片更健康
国产焙烤型薯片钠平均含量(557mg/100g)约为国产油炸型薯片(363mg/100g)的1.5倍,焙烤型薯片的丙烯酰胺平均含量高于油炸型薯片。应减少摄入薯片等煎、炸、焙烤食物,平衡膳食,少油少盐,保持多样化的饮食习惯。
文字参考:央视网、生命时报等
《丛玲带你看名医》团队编辑整理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违规、侵权请联系我们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