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是从去年开始,身边不少朋友患内科疾病,我首先推荐中医。
主笔丨宋昆仑
看到这个标题,中医粉先别着急,中医黑也先别得意。
去年这个时候,我爸重病,多亏一名年轻的老中医治疗。到今年,情况良好。
也就是从去年开始,身边不少朋友患内科疾病,我首先推荐中医。本着负责任的态度,如果是亲戚朋友,或者同学的家人,来郑看病,我基本都会陪同,甚至服药之后的前两周,我也会询问疗效,从头跟到尾。
有的反馈治疗效果好,有的反馈治疗效果一般。
为什么疗效差。有几例个案,一起聊聊。
故事一:我爸,服用中药后上吐下泻
去年六月左右,我妈发来信息说,我爸在喝完医生开的中药后,出现了上吐下泻的情况,而且持续了好几天,没有胃口,面色发白。
我连忙联系医生,说到郑州当面诊治。
第二天,我爸妈都来到了医院。
把脉,问题不大。
医生说,把吃的药拿出来看看。
医生看罢,无奈地笑了。
我父亲服用的是乌梅丸汤剂,一共十几味药。但这次的药,其中有三四味药和方子上开的不同,仅名字相似,药的作用相差十万八千里。
印象最深的是,那几副药里的乌梅,果肉只剩薄薄一层,紧贴又略微包裹果核。医生说,果肉都被剔除了,哪还有药效?
原来,在第一个月的药服用完毕后,我爸妈听信邻居相劝,说家门口有一家药店中药非常便宜,就前行购买,被无良商家欺骗。
最后,经过重新到靠谱药店购买质量较好的中药后,再也没有出现以上的问题。
故事二:我同学,服用中药后有效果,但持续不长
大学同学,身体有所不适,问能否联系一位医术高明的中医。
我推荐她到某中医门诊上。
约一个月后,我追问疗效。
她说,第一周,刚喝完感觉可有劲儿。
第二周,逐渐又不行了。
第四周,又恢复到喝药之前的病态了。
……
我说,行吧,再吃一段时间药吧,实在不行,我再帮你换一位医生。
又过了几个月,偶然一次聊天,聊到这个问题。
她才告诉我,当时医生先开了7副药,根据情况,下周再来,再调整。
她就喝了一周,从第八天开始停药。
一个月后,告诉我疗效不佳。
“哦。”
……
后来,经过几次调整,算是小小地坚持服用了一段时间中药,总算有所恢复。
真不容易。
故事三:同事母亲,医生说约两周恢复,服药一月不见疗效
同事的母亲生病,请一位中医进行诊治。因关系亲近,医生大胆说,问题不大,两周后可痊愈。
回去服用中药,一月后反馈,没有效果。
后来,医生问询下,才得知:阿姨每天熬完中药,觉得药渣还有苦味儿,第二天又再熬了一次。
也就是,一副药,熬了两天,熬了六次。
四舍五入,约等于,隔一天喝一副药。
……
尽管在门诊上,在药房,都会有工作人员提示如何煎药;在药的包装上,也印有煎药的要求。
但还是出现了各种花式煎药的方法。
都是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节省是我们的一贯作风。
但煎药,还是不要节省了……
故事四:我自己,喝不到中药
因为结交了一些医生朋友,加上自己心思敏感,稍微有点不舒服就请教医生(也挺事儿的)。
但,还是由于工作、出差、忙碌,也可能是偷懒,每天服药极其不规律。
有时候,傍晚七点,才喝上当天的第一碗汤药。
有时候,深夜十一点,才喝上当天的第二碗汤药。
有时候,在应酬场合,一边觥筹交错,一边举着保温杯喝药(还能压压酒气儿(~ ̄▽ ̄)~
问了问,身边的同龄朋友,这种情况还挺多的。
不到30岁,很多人人生中第一套房子还没有交付,有些人在出租屋里,连熬一碗汤药的条件都达不到,他没有双气之天然气。
有些人从早八点到晚九点都泡在公司,一天都不能抽出半个小时午休,哪能抽出一到两个小时煎药和喝药。
你以为,有几个年轻人能规律地上下班,有几个中年人能中午回家取上保温杯喝第二次药?
那得天时地利人和才行。
说跑偏了。
我就以这种方式治好了反流性食管炎、肾结石。第一次花了90块,第二次花了300多。
当然,我也反思:给我治病的医生也挺不容易的,按我这种服药方式能治好病,那得谢天谢地。
最后,我想说的是。
中医内科,看病的时间可能就几分钟到十几分钟,医生交待的事情,患者未必都能牢记和遵守。患者回到家,再也没有人反复叮咛。
不像西医,一旦住院,就“困”在医院,有什么情况,医护人员及时纠偏,你想不规律服药都不行,不说医者仁心,至少人家还有绩效考核呢。
尽管有不同的原因,但以上这几个例子中的当事人,在见不到疗效的时候,第一时间怀疑和责怪的可能是医生,再其次可能顺带怀疑推荐他们看病的人(我就好惨 ╥﹏╥...
幸好,我还属于紧急PR,会追问疗效和注意事项。
还有一部分人没有将疗效反馈给我,不知道也是否遇到了这些情况。
按概率说,会有。
最后的最后,回到文章的标题:中医为什么看不好病?
广义地讲,原因多了去了,可能和医生的水平、医术有关,和患者所患疾病的严重程度相关,也可能和医院的理念和考核有关……
我还是就事论事吧。
对好中医而言,在治疗的过程中,患者自身的干扰因素还是比较大的。
就这几个个案,中医真的很难。
希望病患能少责怪医生,也少责怪我。
至少,我jio得,我所推荐的中医,真的还行。
就酱。
大学室友的母亲,坚持服药,几十年的胃病得到了缓解
我堂哥堂嫂,从医疗高地上海逆流到郑州看病
我哥同事,原本在某医院被告知必须做心脏搭桥手术,手术费需要十几万。服用四周中药后,效果减轻很多
责编丨任盈盈
编译丨韩申翔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